以传统符码再造当代意趣 顾黎明油画展亮相索卡
0条评论 2013-12-01 12:46:02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郭毛豆

展览开幕式,右二为艺术家顾黎明

展览开幕式,右二为艺术家顾黎明

“传统·再生——顾黎明绘画作品珍藏展”是索卡2013年的第7个展览,也是2013收官之展。展览的全部作品都是萧富元的个人收藏,他专程将这些顾黎明在90年代创作的油画带到北京索卡,因为“想让好艺术家的当代艺术创作晒晒太阳”。对于“好的当代艺术”的理解,萧富元一直在媒体访谈中强调,实际上也是索卡一直以来选择艺术家的标准:与传统的文化相连接,而不是模仿西方。

顾黎明参加过89美术大展,经历了西方现代艺术思潮进入中国至今的全过程,但从90年代起到现在他的研究与探索从未离开过“传统”二字。他在开幕式上说自己看了展出的画作十分亲切,因为本次展览完整地呈现了他在90年代对于马王堆帛画、门神与抽象绘画的纠结,同时也是他潜心研究、探索民族画道路的起点。

 顾黎明作品

顾黎明 《刘海戏金蟾》

“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是一种实用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本土中自己生发的艺术。到了一定阶段会发现越画越陌生,关于传统文化的记忆就逐渐显现了。”顾黎明在访谈中所谈到的传统文化记忆来自他的家乡山东潍坊,那里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风筝、门神、剪纸、扎染、画像石、壁画、丝织品……西方艺术的冲击与对比让顾黎明对于传统文化的感知力更为敏锐,他将这些元素吸收融合,成为滋养作品的养分。从而在笔触、色彩、造型、空间等各个方面探索本土的油画,或者引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的话来说:“来叩中国油画之门”。

在笔触上,顾黎明强调自由与通俗,注重民间艺术中的率真性。他以黑色线版切分块面串联构图,赋予墨线“强悍爽利的张力”,给画面带来了浓郁的表现主义色彩。在色彩上,他摒弃了木版年画的鲜明饱和,以和谐厚重的颜色将特定的民俗内容淡化,并解构成为具有高度形式感的当代艺术。顾黎明认为真正的现代概念就是空间的重新解构,所以他的画面中不是线性的叙事方法,而是多重叙事法,并且十几年来这一直是他的研究课题。

如同展览的题目,顾黎明的作品是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相融合后的再生。如此创作,为传统赋予了新的生命,也为当代艺术的生长与延展提供了土壤。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