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国内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杂项篇
0条评论
2013-12-03 14:04:03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罡
战国匈奴王金冠
六、战国匈奴王金冠
【名称】:匈奴王金冠
【类别】:金银器
【年代】:战国时期
【文物出土】: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的匈奴墓地
【收藏机构】:现藏内蒙古博物馆
鹰顶金冠饰又称匈奴王金冠,被誉为“草原瑰宝”,古时为少数民族首领所配戴。这件鹰顶金冠饰由冠和额圈组成,纯金材料,通高7.1厘米、直径16.5厘米总重约1.5公斤,是战国时期的文物。冠的主体造型是一展翅的雄鹰站立在一个刻有狼羊咬斗纹的冠状体上,俯瞰着大地;额圈由三条半圆形金条榫铆插合而成,上有浮雕卧虎,卧式盘角羊和卧马造型,中间部分为绳索纹,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惟一一件匈奴王金冠饰。该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的匈奴墓地。
出土于阿鲁柴登的古匈奴金冠饰是内蒙古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它是迄今所发现的惟一“胡冠”。自战国赵武灵王效胡服骑射以后,胡冠传入中原,将冠上的雄鹰改为曷鸟尾,即赤雉长尾。这种冠饰应是武官所服。匈奴王都是能征善战的武将,可见这种鹰形金冠饰应是匈奴王或酋长的冠饰。
匈奴族是我国历史上北方一个重要的民族,兴起于公元前三世纪的战国时期,强盛在秦末汉初。匈奴游牧、生活在大草原上,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畜牧业,狩猎业和农业居于次要地位。从公元前209年匈奴王朝建立开始,至东汉初匈奴国家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再到公元91年北匈奴灭亡,匈奴在大漠草原上整整活跃了300年,在此期间,匈奴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的草原文化。这件金冠饰便是匈奴文物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珍品。
编辑:李罡

延展阅读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