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重作品的原始与野性
0条评论 2013-12-05 14:04:5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王小箭

董重

董重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人类不断的寻找elsewhere,之所以在中文写作中夹带这个英文,是为了强调这是人类的普遍现象,而非中国所独有。一种别处是伊甸园,中国是桃花源,都是一种假想的乐园。一种是逃避,西方的逃避是出埃及、流浪、自我放逐、去巴比松、塔希提,中国的逃避是归隐山林、农家乐。一种是寄托于未来世界,比如共产主义和来世。一种是皈依宗教,西方是基督教,中国是佛教道教。再有一种是回归,西方有复乐园、文艺复兴(回归古希腊),中国有克己复礼、返璞归真。董重的作品属于回归原始与野性。

原始与野性都是文明的对立面,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不断地背离原始和制约野性的过程,于是原始和野性也就变成了一种elsewhere。由于寻找elsewhere是由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而理想是忽略时间的,因此理想意义上的过去和未来实际上是空间上的不一样,也就是elsewhere。由于人类本质上的动物性是无法改变的,这是人类的原始本能,因此,越是文明,人类的原始本能就越是受到压抑,越要把自己的动物性隐蔽起来,不让自己“兽性”大发,成为执法对象和众矢之的。

但原始和野性并不是同义词,比如我们说原始森林,就没有野性的意思,说一个人或一件事野蛮也不包含原始的意思。因此,画一片原始森林并不能表现本文所说的原始,那只是一幅风景,画一种野蛮行为也不能表现本文说的野性,那只是社会良知与同情心。董重通过突出人的性器官、动物的性器官和植物的性器官,突出了生物的原始本能,并用浑身毛发的裸体强调了人的野性。与原始与野性对立的是文明的教化,董重选择了基督教最后的晚餐作为教化符号,并使之荒诞化。

在画面处理上,董重也采取了原始野性的方式。首先是构图采取原始艺术的无重叠平面结构,所有物象都平摊在画布上,这也是儿童画的特点。然后是所有形象都像出自原始人类之手,没有任何精细可言。最后是所有形象都有几分狰狞,在绘制上有几分粗放和稚气,而且动物被拟人化,人被动物化,这既是原始宗教的特点,也是儿童的心灵世界。尽管可以看出画面处理与原始艺术和儿童画的某些相似性,但更像是从艺术家心里的直接迸发与手上的率性绘制。

葵花 80X60cm   布上油彩2013

葵花 80X60cm   布上油彩2013

董重选择这种原始野性的elsewhere,不仅基于对文明对人的驯化与压抑,也与西南在中国政治与文化版图上就是个elsewhere有关,这一点,董重和他周围的艺术家都有清醒的认识,他们是主动地选择了不离开他们所在的elsewhere,在这片蛮夷之地当现代蛮夷,这和米勒选择巴比松,高更选择塔希提,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他们是选择留下,而非出走。当然,他们所在的贵阳也在高速现代化,他们也意识到自己已经变成了“城市零件”。但在三线城市当“零件”还是与在一线、二线城市当“零件”有所不同的,这也是云贵川都留得住艺术家的原因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代艺术本身就是当代物质社会的elsewhere,有个画廊就叫别处空间,从北京转到圆明园、宋庄,从大众化微博转到小众化微信,艺术家都在寻找elsewhere。这的确是个矛盾,但只有生活在当代物质社会才会寻找与之相背离的elsewhere,所以,从他们选择的elsewhere就可以反推当代社会。文人画的超凡脱俗,巴比松绘画的恬静,董重绘画的原始野性,都很适合通过反推认识他们面对的社会。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董重的新作中的大鸟掐雏鸟就是直击社会,我在微博上请“大家”自己想能指涉那些社会现象,有网友回答:弱肉强食。我认为没错,但都有那些弱肉强食现象呢?虐杀宠物、活猪灌水、活取熊胆、活掏鹅肠、暴力拆迁、暴力城管、校长强奸小学生,等等。董重也算个微博控,这些都是微博上的常见话题和热门话题,他怎么会不知道呢?

最后,我想谈一个符号分析的技术细节。董重在微博私信中告诉我,有人认为他画中的梅花属于“溪山清远”,如果是墨梅,这话不错。如果是红梅也沾边,但准确地说是傲霜雪的精神,而且是革命意义上的傲霜雪。董重的梅是粉色的,他不会画还是不知道红梅?而且是脱离现实语境的粉梅,这就去除了原有寓意,回到了花的原始意义上:植物的性器官。那么傲霜雪的梅,在性方面傲的是什么霜雪呢?微信里见到这样一段话:脑子想,身子躲,这就是欲望与禁忌的冲突,梅花傲霜雪怒放,就是身子不躲了,爱咋咋地,爱谁谁。

2013年7月13日于重庆黄桷坪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