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我的生命的作品——德国最著名的收藏家弗里达•博达
0条评论 2013-12-06 13:47:40 来源:《收藏·拍卖》杂志 作者:胡晓

弗里达•博达博物馆

弗里达•博达博物馆

《Homme Debout》  毕加索  1969年

《Homme Debout》  毕加索  1969年

《The Tea Cup 》  波洛克  1946年

《The Tea Cup 》  波洛克  1946年

巴登巴登市(Baden-Baden)是德国西南部的文化名城,如今这座城市最有名的文化景点是弗里达•博达博物馆(Frieda Burda Museum)。

缘起德国表现主义

弗里达•博达1936年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巴登巴登市,是当地知名的出版商、印刷厂主和参议员Franz Burda的二儿子,弗里达•博达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然后在德国奥芬巴赫和瑞士完成了自己的印刷和出版专业的学业,而他的商业训练是在父亲的公司完成的,之后他在法国为一个杂志出版商工作了很长时间,他还在英国和美国呆了很多年,之后便接管了德国达姆施塔特的一家印刷厂,并且让这家印刷厂成为了欧洲数一数二的大企业。1975年,他正式进入博达有限公司并且负责公司财政和投资管理。1986年,博达的父亲去世,博达兄弟三人决定各自发展,而弗里达•博达则表现出了对于艺术品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在弗里达•博达的童年时光里,他的家里挂了很多画。弗里达•博达的父亲收藏他那个时代的一些德国表现主义画派重要画家的绘画作品。一开始弗里达•博达并不多么喜欢这些挂在墙上的画,后来渐渐喜欢上了表现主义艺术。所以弗里达•博达去美国进行收藏的时候,也更倾向收藏表现主义的绘画。

多年前的一天,弗里达•博达参观了在卡塞尔举办的文献展,弗里达•博达看到一张画,那是一张用刀划了三道口子的画作。激动的弗里达•博达当时就买下了它,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之旅。

弗里达•博达和博伊斯(Joseph Beuys,德国战后最重要的艺术家)关系一直不错。后来弗里达•博达去了美国并和一些大画家成为了朋友,比如波洛克(Pollock),德库宁(De Kooning),罗斯科(Rothko),还有安迪•沃霍(Andy Warhol)等人。可弗里达•博达只对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有兴趣。可能因为弗里达•博达小时候对德国的表现主义有兴趣吧。然后弗里达•博达就买了不少画,后来弗里达•博达在80年代中期认识了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当时弗里达•博达想委托他为公司创作一个作品,他当然没有接受弗里达•博达的委托,因为那时候他已经是个极其重要的艺术家了。但是当时弗里达•博达就决定要收藏他的作品。现在弗里达•博达也有他的几乎所有重要画作。

大约在30年前,弗里达•博达一开始他并没有要建立一个系统的艺术品收藏的打算。但是,在过去的十五年里,弗里达•博达的收藏理念开始左右他对艺术品的选择,弗里达•博达的收藏开始变得系统和连贯起来,并且倾注了收藏家本人的大量情感与思考。

百科全书式的收藏方式

独具魅力的色彩和个人情感特质的绘画作品是收藏家本人的兴趣核心,这样的观点和价值观造就了弗里达•博达独特的个人收藏风格,并将一大批20世纪的前卫绘画作品集中到一起。所以在弗里达•博达的收藏中,往往都是某个艺术潮流的所有风格的作品都会涉猎,以此来组成某个艺术家或者艺术潮流的全方位收藏。而纵观弗里达•博达的收藏,几乎就是一次对于西方艺术实践的大回顾:

例如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马克斯·贝克曼,恩斯特·路德维希·基什内尔,威廉·莱姆布鲁克,以及后来的巴塞利兹,里希特和波尔克等人的作品收藏就体现了这样的时间顺序和观念风格的收藏特色。

德国表现主义已经是众所周知的西方革命性艺术实践无须多言,而毕加索后期的作品也和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关系密切,在他的晚期作品中,毕加索的人物绘画登峰造极,不管是人物的姿态还是行动,毕加索都使用了非常快速和简洁的描绘方式,但是画面却显得非常有信心并且有着很强的表现力。虽然这些作品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备受争议,但是如今已经成为毕加索最后的巅峰。

弗里达•博达收藏了非常多的毕加索晚期作品,其丰富的程度几乎在德国无人能比,而弗里达•博达也觉得自己和晚年毕加索很有缘分,毕加索自1961年定居法国小镇Mougins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余生,而弗里达•博达的第二家也正在这个小镇,他还曾经仔细的考虑过在这里建造一座博物馆。

弗里达•博达对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也很有兴趣,德库宁、波洛克、罗斯科、克利福德都在其收藏之列,而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也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一种新的绘画形式。这种绘画形式也源起于欧洲的一些艺术实践,这些艺术家想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将艺术作为自己思考或者记述的方式。为了实现此功能,作品内容必须是抽象的并且有巨大的尺寸。美国战后的抽象表现主义也试图放弃绘画传统,在绘画中释放自由。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不仅开辟了新的抽象绘画篇章,也创造了一个真正的美国艺术传统。

在战后的西德,自由不羁的艺术表现形式曾经风行一时,抽象表现的绘画作品占据主导地位长达20年,直到后来的贝克,乔治·巴塞利兹,彭克,格哈德·里希特和西格马·波尔克再次重拾具象,而这些艺术家无一例外都来自当时的东德,而在之前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具象表现绘画仍然流行为为中断。图像要素在这些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问题就是他们该如何用一种“当代”的方式去使用具象的图像,在前面提到的那些艺术家那里,他们将具象的图像进行了抽象化的处理,巴塞利兹就是一个被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所打动和影响的杰出艺术家,站在他典型的颠倒的绘画作品面前,抽象表现的情感与具象绘画的要素完美融合。

而后来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作品中,却是抽象与非抽象的绘画作品同事存在,在这不同的两极中我们就可感受到一种可见的,不可见的精神与情感意味,而西格马·波尔克则不断尝试新技术,以极端自由的艺术游戏方式对无意识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他运用自由联想的艺术游戏方式,创造了带有流行色彩的、喜剧性的、荒诞派的、半梦半醒的梦幻式作品。

巴塞利兹,里希特和波尔克这些无疑都是当代国际上举足轻重的著名艺术家。弗里达•博达作为他们这个时代的人,自然会更加关注,并且非常全面地收集了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这些成为了弗里达•博达收藏体系的核心。在过去的十年里,弗里达•博达也在不断支持年轻的当代艺术家,并在这样的收藏中继续探索着未来艺术发展的方向。

我肯定不是为了名声而收藏

弗里达•博达博物馆
如今,弗里达•博达博物馆(Frieda Burda Museum)已经创立,喜爱艺术的公众可以免费参观这位大收藏家的巨量收藏,当被问及做这些事情到底是想得到什么时候,弗里达•博达的回答也非常的谦逊:

“我肯定不是为了我的面子或者名声做这个事情,我希望谦逊地生活。我就是希望向公众展示我的收藏,和人们分享这些收藏。然后希望这些收藏可以有个好的归宿。收藏品最后会去哪里呢?难道卖掉吗?那不是我要的。是继承给我的下一代么?他们也会卖掉这些东西。我有上千幅的收藏,难道都要在仓库里堆起来吗?所以我就成立了一个基金会,造了这么一个房子,让这些收藏有个家。我爱我的收藏。这些观众的感激和喜欢是给我的报酬。我从社会获得了很多,我也想给予社会一些我的礼物。我父亲是个大出版家。他的出版社是留给我的“生命的作品”。那他给我的启示就是,我也应当有我的“生命的作品”。这个博物馆就是,是一份永恒的作品。”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