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东郊,有片艺术家的乐土。虽然距市区只有10公里,却是阡陌纵横、莲叶田田。顺着乡间小路走到深处,一幢幢各具特色的小楼错落在浅丘的坡地上。其中既有周春芽、何多苓、罗中立等“大腕儿”的“家”,也有美院毕业没多久的小年轻租下的“窝”。用建筑师刘家琨来说,之所以会过来,因为这是一块“不用搬来搬去”的难得宝地。
刘家琨口中的宝地,便是成都蓝顶艺术区。作为成都市城乡统筹的一个经典案例,蓝顶艺术区短短几年内便成功吸引了300多位艺术家安营扎寨,树立起国内艺术聚落的新标杆——通过政策固化让艺术区免受商业利益侵蚀,不仅解决了艺术家“怕被赶走”的后顾之忧,也保证了农民收益的最大化,让艺术聚落与城市和谐共生。
帮助艺术家解决后顾之忧
地处成都市双流县、锦江区和龙泉县交界的蓝顶艺术区,被荷塘月色景区和白鹭湾湿地公园环抱。2009年落成的蓝顶一期,用一条环形道串起了14栋艺术家工作室。如今,环形道起点处的老蓝顶美术馆,俨然已是成都最有名的艺术地标之一。不过这里人还是习惯把它唤作“2号坡地”。
蓝顶美术馆馆长助理李志军,是地道的“原住民”。他告诉记者,在几年之前,这里还只是片无人耕种的荒坡——万福社区8组2号坡地。2005年初,李志军当上了社区主任,参与并见证了万福社区的华丽蜕变:“当时我们先打造荷塘月色,并在其中建起画家村,当时反响就很不错,吸引了很多国画艺术家。2007年,锦江区得知位于机场路附近的老蓝顶因环境原因有搬迁意向,便向周春芽等艺术家发出了邀请。他们一来就被荷塘月色的环境深深吸引,不过最终促使他们下定决心的,还是这里制度上的创新和突破。”
国内的艺术聚落大多位于城市周边的偏远地带,受制于土地政策,艺术家大多只能通过租借农民土地或房屋来打造自己的工作室,即便修建得再好,也缺乏产权保障。一旦发展成熟,很可能面临农民反悔、拆迁、商业力量进驻等烦心事儿。而在新蓝顶,艺术家根本无须为房子的事困扰。当地政府将蓝顶艺术区周边规划为环城生态区,将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创意工作园区的土地性质转换和开发,用立法保护了艺术区用地和规划的合法性。就在今年,入住蓝顶一期、二期的艺术家就都拿到了土地证和房产证。
吸引农民进入艺术经济圈
在机场路的老蓝顶坚持了8年,油画家廉学铭最终还是决定搬过来:“搞艺术创作的,还是比较喜欢扎堆,一来热闹有氛围,二来也能互相批评学习。”他现在租的工作室,位于双流县新兴镇庙山村的蓝顶青年艺术村,18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每月租金不过1800元。
青年艺术村所在的区域,本是双流县新兴镇为农户安排的拆迁安置点。新兴镇专门成立了庙山村土地整治公司,让农户通过该公司将安置房以6元每平米/月的价格统一出租给蓝顶公司,由蓝顶公司对小区进行统一打造和管理。如今,55套安置房中一大半租给了艺术家,对于农民们而言,每年光靠自家房子的租金便能有万把块的收入,在蓝顶入住之前,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除了能与艺术家为邻外,蓝顶的到来还让当地不少农民干脆放下锄头,投身艺术行列。有的人拿起画笔当起了农民画家,有的则做起加工画框、物流配送、艺术会所等配套生意。在蓝顶美术馆当保洁员的村民邹长英,每月工资有2000多元,再加上每年土地流转的租金收益5万元,一家人日子过得舒舒坦坦。
在如今成都的文化版图上,蓝顶已占据了一块相当重要的位置。去年夏天,为期一个多月的成都蓝顶艺术节,吸引了众多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文艺青年来此相聚。记者见到李志军时,他刚从上海“学习”回来。接下来,他们准备把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的概念引入蓝顶,争取让蓝顶成为中国文化的新高地。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