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涉足艺术品收藏 助推艺术金融化
0条评论 2013-12-17 11:12: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徐磊

中国企业收藏的拍卖作品统计(部分)

中国企业收藏的拍卖作品统计(部分)

报告数据可靠吗?

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刘双舟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对报告里的一些数据持谨慎接受态度。首先,因为按照拍卖法的规定,如果委托人和买受人有要求,拍卖公司对他们的身份负有保密义务。其次,无论是行业协会,还是我们拍卖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都主要是针对成交数据,很难统计到买家和卖家的具体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收藏数据进行准确而全面的统计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虽然对报告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持谨慎接受态度,但他同时表示,最近几年,的确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了艺术品收藏的活动中。企业是从事生产和销售的主体,他们愿意用闲钱来做艺术收藏,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企业是出于整体发展的考虑。

企业收藏热情高涨

11月5日,万达集团以1.72亿元在纽约佳士得拍下毕加索《克劳德和帕洛玛》,作为国人购买西方艺术品的最大手笔,在国内外媒体上引发极大关注,董事长王健林与他的收藏不时见诸报端。有人讽刺说毕加索买贵了,更有甚者说这是“土豪式收藏”。但应该认识到,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其艺术收藏有多重考虑,并不能简单以作品价格高低来衡量。

在刘双舟看来,企业之所以愿意出高价来购买毕加索的作品,可能是看重艺术品投资的宣传效应。另外,西方顶级的艺术品目前还不会拿到中国来拍卖,国内对西方艺术品还缺乏更深的了解,不过,万达虽然是特例,但却是个好的开端。北京新艺馆副馆长张磊也在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中表示,“艺术收藏能够体现企业的文化和社会责任,从投资角度来讲,还可以保值增值。万达通过毕加索的这件作品让媒体免费做了宣传,让全世界知道了万达的实力,即便只从企业的宣传角度而言,此举也是成功的,更何况万达从中获益远远不止于此。”

其实,在企业收藏的路上,万达集团并不孤单。2004年,天地集团以6930万元拿下陆俨少《杜甫诗意册》,打破陆俨少个人成交记录。2007年,泰康人寿以4032万元拍得陈逸飞《黄河颂》,2009年又以1904万元拍得蒋兆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问鼎蒋兆和个人最高成交记录。2010年,新理益集团董事长刘益谦以3.08亿元拍得王羲之《平安帖》。2012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2.162亿元拍得《过云楼藏书》。在今年秋拍中,宝龙集团以1.288亿元拍得黄胄《欢腾的草原》。刘益谦在今年秋拍也收获颇多,将黄胄《巡逻图》、苏轼《功甫帖》、马远《松崖观瀑图》、《高士携鹤图》、乾隆《《御临唐寅·文徵明兰亭书画合璧》》等重量级作品收入囊中,花费估计在3亿元左右。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企业如此大手笔介入艺术品收藏,除了打造企业文化需要之外,自然也少不了现实利益的驱动。所以,有业内人士指出,企业藏家财大气粗,推高了艺术品价格,造成市场两极分化严重,企业收藏只重视商业价值,大大减弱了附着在艺术品上的文化价值,也使得艺术市场不断趋向金融化和股市化。

对此,刘双舟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就大众收藏而言,目前的市场价位是有些高,当年文交所之所以会出现,也是基于个体购买力有限,需要团购的原因。但与西方艺术品比起来,中国艺术市场整体而言是偏低的。而且应该注意到,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买贵的,只是天价艺术品更容易引发关注。企业收藏的目的和动机是多元化的,比如有些企业可能是出于税收的考虑,用艺术品投资来改变企业的资产结构;有些企业是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来投资艺术品。同时,收藏和投资很难做明确区分,只要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交易,就不用太多关注企业购买艺术品的动机。因为不管企业是出于什么目的来买,对艺术市场而言都是一种促进。艺术品金融化,这是一个大的趋势。现代艺术品市场离开金融是不会有大的发展的,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融资的手段,并不是一件坏事情”。

张磊也表达了相同的见解,企业进入收藏,相对个人藏家,资金更为充足,对中高端艺术品市场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市场的两极分化,并不是企业收藏所导致的,艺术市场有其自身规律。另外,中国要成为国际化的艺术市场,需要企业源源不断地加入到这个艺术市场中来,成为这个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当然,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企业的艺术收藏仅仅是出于企业家的爱好,并没有上升到专业系统的收藏层面,要想持续发展,还是需要有专业团队来操作。

企业收藏应成为常态

说到企业收藏的成功典范,就不得不提到纽约现代美术馆、古根海姆博物馆。这两家享誉全球的私人博物馆,正是从企业收藏发展而来。国内很多企业收藏也以此为标杆并为之努力,涌现出了很多相对比较成熟的美术馆,比如保利艺术博物馆、今日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龙美术馆等。

对此,刘双舟表示很欣慰,“我们希望,也欢迎他们这么做,国外很多博物馆都是企业建起来的,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希望有能力的人和企业都来做这些事情,这不但可以推动整个艺术市场向前发展,还可以提高全民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但他也表示,虽然国家一直在提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但并没有对艺术品市场出台专门的优惠政策。从法律关系来讲,企业也是个体,应该予以减税,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讲,也应该鼓励企业去搞收藏。当前愿意来收藏艺术品的企业太少了,希望有更多的企业来效仿。不是说都要买过亿的艺术品,企业文化应该包括艺术品投资和收藏这一块。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