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卡拉瓦乔这个《作弊者》,打牌呢,小伙子背后藏牌,对面那位就悄然凑姑娘耳朵边。
拉图尔学卡拉瓦乔发了痴,不但学了他这个藏牌、凑耳、对望,还特意把卡拉瓦乔的暗影打光技能出来了,于是有了这幅《作弊者》:
还是说回安格尔。他师父是大卫,当年除了画马拉死掉,画拿破仑加冕,也抽空画过这幅雷卡米尔夫人像:
安格尔觉得此画构图极美,但是他老人家爱画裸背,而且恰逢19世纪上半叶,法国人都崇拜东方风情——基督山伯爵就是装个有东方背景的大富豪,把巴黎上流社会吓得屁滚尿流——所以就来了幅《大宫女》。这玩意构图一样,只是把背裸了,再拉长脊椎骨。这姑娘看着是腰椎间盘要脱节,但安格尔自己有理由:构图美嘛!
刚威尼斯那边,还有一说。他们家老大是贝里尼,收了俩徒弟大大有名。一个是乔尔乔内,一个是提香。师兄弟俩命不同,乔尔乔内33岁就英年早逝,提香活到86岁而且事业昌隆。但说到底师出同门,造型也可以共享,比如,乔尔乔内来个《沉睡的维纳斯》:
提香就来个《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西班牙大宗师戈雅不知道看过这两幅画没,但他这幅《裸体的马哈》,构型相去不远:
一晃就到了19世纪中后期,巴黎贵公子马奈想学画。他爸爸反对,16岁时把他扔上一艘船送去巴西里约热内卢,让他去当海军。马奈两次考试不过,直接搭艘船就回来了。有钱人可以为所欲为,20岁之前就把意大利、荷兰、德国都游遍了,记了一肚皮的名画,27岁就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画了——这里跑个题外话,虽然和马奈一样反学院派,但雷诺阿40岁之前没去过威尼斯,没亲眼见过意大利名家笔迹;到晚年雷诺阿才觉得“原来线描式画法也不坏嘛”,就因为年轻时没钱看真迹……好了,马奈看过以上的三幅画后,做了这么个玩意:《奥林匹亚》。
当然这还不是终点。春天蓬皮杜中心时,看到有人恶搞,来了个立体版《奥林匹亚》:
1863年,马奈把弟弟、小舅子、老婆、情妇一起叫来做模特,来了幅《草地上的午餐》,一般认为这画是他真正的成名作,印象派运动也算就此萌芽。莫奈后来爱这画爱疯了,学画过一幅。
但这画的构图灵感,主要来自提香的这幅画:
以及这个《帕里斯的判决》——拉斐尔设计,莱蒙特完成的,主要是照搬了右边那几位爷躺的姿势: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