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刘开渠(右)在雕塑教学中
当雕塑和雕塑教育面对巨大冲击,面对全球化和高科技所产生的影响,该如何应对?是简单地排斥,还是去适应调整?在创作和教育中,怎么变革和面对?前不久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的“学院内外——中国高等雕塑教育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对此进行了研讨。中国美院院长许江认为,美院雕塑系85年来一直强调两样,一是专业基本功,二是开放的学术思想。
塑人、塑艺与塑风
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我在这次研讨会的前言有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回溯美院雕塑系85年的历史,仿佛追寻一条与一国之意相关的美术学科史的生存道路,仿佛检索一份中国雕塑创作和教育的出生和成长的档案,道路坎坷而漫长,档案纠结而斑驳。但我们总能在追寻中感受到一代代创建者的使命胸怀,在检索中辨明雕塑中国成长和播扬的精神品格。”我在前言当中写到“塑人、塑艺、塑风”。
塑人,一代代的雕塑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人。我以前研究校史的时候心里对李金发稍微有一点看法,因为李金发看不起林风眠,曾经捉弄过林风眠,我以为这个人只会写诗,而且会当官,他曾经是驻好几个国家的大使,一辈子漂泊海外。但是我这一次看到他的雕塑,我对他肃然起敬,那是名副其实的一个雕塑家,我以前只知道他在上海电影院做过15米的中国第一个室外雕塑,以为是比较差的,真的没有想到他的雕塑非常好,而且跟1950年代的雕塑迥然不同。包括刘开渠也是被符号化的一个长者,他是我们中国美术学院创建的五个名师之一,刘开渠先生一生都在塑人。
塑风方面,有一种学术的风气。我在这之前找了几位老先生,向他们了解这个系到底有什么最特殊的学术风气,老先生们跟我讲的都很相像,就是这个系强调两个东西,一是专业基本功,二是开放的学术思想。专业基本功是上手的功夫,这个不能丢,如果中国艺术教育是成功的话,就赖于这个功夫始终没有丢。开放的学术精神,这就像五学视野,你学开放,视野越开阔,你能走得越远。
当“雕塑”作为一种态度
焦兴涛(四川美院雕塑系主任)
中国强力而高速的城市化进程,让过往存在于中国乡村几千年的道德、伦理及以此为核心的纲常,在几十年间土崩瓦解。如果假定真的还有一种传统还存在,不被历史人为地斩断,更有可能作为一种日常和习俗沉淀于广大或者原生态的乡村生活点点滴滴之中,因为我们的城市生活已经被传媒传播变得视觉化和平面化。
贵州羊磴艺术计划是一个比较独立的艺术项目,羊磴镇位于贵州和重庆交界的地方。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来到了桐梓县羊磴镇,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
桐梓县在1993年试图改名叫做夜郎县,那个时候希望自己和神话发生某种关系来营销这个地区,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觉得夜郎负面了一点,所以没有改成。从持续的文化建设的样本来讲,它有特别有意思的一点,它是夜郎自大的所在地,今天也体现了这样一种相对封闭,但是相对原生态的状态,这是我们选择这个地方的一个偶然性,但是有一种必然性的东西。
我们没有目标,也没法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所以先设定一个工作方法,六个艺术家找了六个木匠,这六个木匠和六个艺术家结成六组,作品是共同商量的。做什么?随便,每一组自己决定。20天之后,我们在小镇里面做了一个展览。一个木匠就按照女艺术家的身材做了个柜子,做完之后差一点什么,木匠师傅的敏感就来了,装了四个轮子,马上就变成现场最受欢迎的玩具。跟我一组的木匠师傅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的斧子很厉害,所有东西全部弄成大型的,而且拎斧子的功夫非常高。
第二期我们做“赶场”,三天一次的场。
第三期是“入户”。我们在那里买了一栋房子,两亩五分地,成为羊磴艺术所的所在地。我们找了一个当地的农村户口来对接,其实最后真正生效的是手印,对当地来讲真正生效的是契约,我们下一步要把契约和签名刻在房子的外观上,这算是真正的法律依据。有一个作品“田界”,我们的核桃树非常大,过了别人的界,我们就砍掉了,要怎么砍,我们自己来砍,沿着这个界限来砍。当地的传统,我们入户之后要走人户,所以我们去拜访,是一个艺术的走访,我们端着一个木块去走访,他们觉得很高兴,拿出来的东西比房子好看多了,每个人都在上面写着一些想法和愿望。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作品。我们的目的,重建生活与艺术的连续性。
对于“艺术与科学”的尝试
霍波阳(鲁美雕塑系主任)
对于“艺术与科学”的尝试这个题目是我们的构想或者构架。我们系一至三年级做写实的基础科教学,我今天主要讲四年级,我们学校把本科分成两个方向,一个叫人文视觉形态,一个叫科学视觉形态。人文视觉形态主要是以具象写实为主,科学视觉形态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现代思维的能力。
四年级的课程有三部分,一是抽象造型基础,二是视觉物理,三是空间艺术。其中视觉物理,包括静力学与平衡、机械原理与运动、物理交互与互动。
静力学与平衡。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的学问,以及如何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我们请纯粹的理工科老师来讲,这个对我们是有用的,所有跟动有关的雕塑前提必须达到个体平衡,在这个前提下,有外力介入这个东西就能动,这是我们的原理。我们学生的作业就是运用静力学来做一些运动的雕塑,但是有的学生的作业最后也没有成功,每一节都是可运转的,每一节都是平衡的,但是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很困难。
钢铁金属雕塑创作营活动
吕品昌(央美雕塑系教授)
这些年中央美院强调走出校门,服务于社会,与社会发生关系,尤其在材料这一块,我们在全国各地设置了一些创作基地,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2007年,我们在内蒙古就有一个很好的合作项目,我们呆了20多天,做了一批利用废旧钢材做的雕塑。这个活动是教学与创作相结合,学术与普及的结合,是雕塑走上公共空间的一种探索。在我们看来,只有把学院的艺术教育和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我们的艺术才有更好地介入社会的可能。2012年在山西大同、2013年在太原都做了活动。大同和太原都是两个历史古城,都是我们国家早期的重要工业城市,随着产业化的转型和发展,曾经辉煌的废墟成为了遗址,如何保护和传承工业历史,挖掘当中的文化底蕴,这个问题摆在了城市管理者和艺术者的面前,这是实践的命题,同时也是全国性的命题。这是太原的化肥厂,全国有很多这样的城市都有这样的废旧企业,但是没有像大同、太原这样能拿出这么多空间给艺术家,尤其青年艺术家的。
2012年在大同,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有一片厂房可以让我们来做一点事情,我进去以后非常激动,里面有很多的机械、车床,都是报废的。我们带了25个学生进入到这个工厂,面对这些废弃的钢材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制作,每一个学生都配备两个工人,一个是焊工,另外一个是力工,就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学生的作品,因为配备了足够的人力,所以适当地在尺度上要求大一些。驻扎在这里的就是我们雕塑系的孙璐,他是现场指导老师,也是这些年来在中央美院雕塑系一直从事金属教学,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直接金属焊接的经验。整个程序都是这样,有大同政府的资源,调动全市的废旧钢材,你可以看到遍地的设备、钢材,包括拆迁的,成吨成吨的钢筋都往这儿运,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同时,还有很多的工人配合,结构工程师、吊装工人,都做了很好的准备。我们也会定期地和同学讨论方案,由于每一个废旧机床都是不同的,很多同学会面对一个设备去争去抢
在太原,我们找到了一个太化集团,是原来苏联援建的化工厂。项目主要牵头的是中央美院、天津美院、广州美院,天津美院也派出了一位指导老师。老师在指导的过程当中也是强调和鼓励学生尽可能地用现成的材料来做东西,包括综合材料的运用,声音和动力的实验,现成品的改造与诠释,希望有一个个性化的展现。同学们在创作营上非常投入,每一个同学最少出了两件作品,总共有106件作品。创作项目依靠的是政府资源,当地的新闻媒体都来采访,所以我们的学生要面对不同的媒体来阐释自己的作品,开始很不顺利,但是后来一个个面对媒体都很自然了,状态非常好。
冰与火的合奏
翟庆喜(中国美院雕塑系副主任)
我认为雕塑系的学术脉络应该归纳为“理性”和“诗性”两条线索。
理性: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注重科学、严谨的求真精神,以及系统、规范的教学体系。以李金发和程曼叔为代表的法国学院教学系统,非常严谨,以写生和严谨的造型训练课程为呈现。这个时期,雕塑系的教学基本上是以这样的一种法国式教育为主。这幅图片是程曼叔先生在法国创作的人体雕塑,这些是当时的雕塑系学生卢鸿基先生上泥塑课的情景,右边的图片是程曼叔先生介绍和翻译西方美术的手稿。在雕塑系建立初期,教室的格局和雕塑工具都是仿效法国巴黎美院的。
诗性:主张为社会而艺术。注重情感表达和艺术想象力,与社会关系紧密,具有时代精神。代表人物是李金发、刘开渠和周轻鼎先生,李金发是个非常丰富的艺术家,他在雕塑教育中治学严谨,可是他在艺术推广和文艺创作上又是一个非常富有激情的,所以说李金发是个复杂的、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周轻鼎先生在创作和教学上是很感性的,所谓“热处理”是鼓励艺术创作中情感的表达和赋有激情的塑造方法,他回国到艺专之后给雕塑系带来了新的教学变化,比如增添了创作和构图课,一改之前都是写生课程的教学。刘开渠先生的教学更加注重艺术和社会的关系,他的雕塑作品是最早表现社会底层百姓现实的作品。李金发还主编了《美育》杂志和校刊《阿波罗》杂志,这些刊物积极介绍和推广现代西方美术,是当时比较激进的现代刊物。
进入到1950年代后,“理性”和“诗性”这两种学术线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理性”线索在以法国写生为传统的脉络,在以程曼叔先生为主的教学中和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诗性”的线索在向苏联美术学习,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术创作路线得到了发展。
1978年恢复招生之后,严谨的教学训练内容基本上是可以归为“理性”的学术脉络,同时我在这里把那些延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雕塑创作的作品和表现主旋律创作,特别是在全国美展等官方组织的展览中的获奖作品也归为这一类。
1992年“第一届青年雕塑家邀请展”使得“理性”和“诗性”这两种学术脉络汇合到一起,不能说谁影响谁,也不能说谁占主流。在1992年的邀请展是以曾成钢、龙翔、霍波阳、李向群等为代表的研究当时作品形式和材料语言的雕塑家和张克端、王强、隋建国等以表现观念为主的艺术家聚在一起的集中展示。可以说1992年是中国雕塑的分水岭,之后的中国雕塑呈现的状态和以前很不一样。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