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 葬玉冥器“汉八刀”
0条评论 2014-02-14 10:56:04 来源:99艺术网收藏频道 作者:李罡

汉八刀

“汉八刀”玉蝉

中国的玉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直到如今的信息时代,中华民族依然爱玉之心不改。但是中国“古玉”文化的历史却只能到汉代。那是因为汉以前的用玉,都能与儒家文化联系起来。即使是中国的古玉文化也可以大略的分为:爱玉、崇玉、佩玉、葬玉各个阶段。其中葬玉文化几乎贯穿了古玉文化的整个阶段。如今在考古发掘中,唐以后的墓葬里只可能发现一些零星的玉器,但是在汉以前的墓葬中却可以发现成百上千件的玉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余杭反山、瑶山的良渚文化墓、安阳的商代妇好墓、天马的西周晋侯墓、隋县的战国曾侯乙墓、广州的汉代南越王墓、满城的西汉中山靖王墓等等。

 提起葬玉不得不说“汉八刀”,刀法简练,神态逼真,所以得此美名,如果把琢玉看成绘画,笔法简练,神态十足,不失为一幅好画,而如果从绘画角度来说,就是简笔画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死人就需葬玉,需要众多的玉器作坊,如果一件玉加工需要一年半载,难以满足当时的需求,为了符合当时用玉现状,只有加快制作时间,简化制作工艺。一些工艺精湛的玉工就制作出了造型简单的玉器来满足普通百姓的丧葬用玉问题,后来逐渐被王公大臣们接受,用料也开始越来越好,所以在当时得以普及,而且都作为丧葬之用,为后人留下了“汉八刀”的美名。

然而,葬玉的风气一旦形成,势必要波及到整个社会,于是就出现了一种专门用于一般人能够使用的葬玉。在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是两种,一种叫“握豚”;一种叫“唅蝉”。前者代表财富,握在死者的手中,表示死者不空手而去,到了阴间还是拥有财富;后者,放在死者口中,则是认为蝉有蜕变再生的能力,希望死者灵魂得以超脱。“汉八刀”玉蝉,就是东汉时期的“唅”。它的特点就是身上不钻孔和雕工极其粗犷,是中国琢玉史上有名的“汉八刀”。其实和田玉的硬度在6.5度,远比硬度为5.5度的刀要高,不可能用刀刻成,它还是用“铊具”琢出来的,而且也不一定是“八刀”,“汉八刀”只是一个名称,言其简略而已。

“汉八刀”是中国玉雕技法中十分有特色的技法,是葬玉文化带来的产物。随着葬玉文化的衰落,这种技法后来也不再采用。后世虽有造假玉的不法之徒加以模仿,但终因时代不同,对玉的认知不同,加之作伪者“学艺不精”,琢不出那种气势,总要留下许多破绽。

 

 【相关资讯】

“汉八刀”玉蝉崇尚抽象

细数国内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玉器篇 

版权声明:该文为99艺术网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违者99艺术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

【编辑:李罡】

编辑:李罡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