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鹏作品
任大庆作品《乐在渔樵》
座谈嘉宾:
顾颖(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品拍卖中心主任)
纪太年(资深艺术品市场推广人,作家,美术评论家)
王康(江苏九德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金华(艺加文投副总经理)
市场人士眼中的新年“潜力股”
纪太年:波澜不惊的2014
对于2014年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走势,纪太年预测2014年拍卖成交额会在2013年的基础上,上下浮动约5%—10%,总体来看将会波澜不惊。偶尔会有一些吸引大众眼球的事件发生,比如拍卖价过亿的作品仍会出现,但不会左右整个大的市场格局。
怎样的条件下艺术品市场才会有较大的发展?纪太年表示需要体现一个“新”字,具体来说,首先要有大量新的资金注入,其次不论买家还是卖家都需要有较多的新面孔出现,最重要的是作品中也必须迎来大量的“生货”。
他认为,今年的专题拍卖会延续去年的格局,继续引人注目,例如去年的新水墨专场,名人信札、手稿拍卖,紫砂壶拍卖等。2014年,一些职业化的投资人、收藏人会出现两种明显的动向,就是一部分人退市,一部分人入市,退市的主要原因来自资金的压力以及心理的承受能力。
顾颖:总体走势会很稳健
顾颖先生认为,回顾2013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有几件值得关注的新闻事件。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以1.72亿元人民币购得毕加索作品《两个小孩》,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趋势的一个例证,属于中国藏家“走出去”的案例。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海外机构“走进来”,这一方面的代表性事件,则是苏富比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类似事件共同构成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个关键性拐点,以后会出现更多这样的情况,值得关注。
从拍卖行业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以及中国拍卖行业的国际化去年仅仅是个开端,2014年这一状态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延续。
除了艺术品市场国际化外,中国艺术品市场将日趋健康。原因是有的艺术品投资基金已经套现退出了,一些高价买进的艺术品哪怕亏了一些钱也退出了,这个背景下,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的功能反而更加强化了。
关于2014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顾颖认为,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应该不会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但总体走势会很稳健,资金也不会缺。
王康:炒新菜,给新人吃
王康表示,对于2014年的艺术品市场很有信心。因为包括艺术品市场在内的文化产业整体呈现大发展的趋势,吸引力不断增强。而且,普通大众现在对艺术品市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仅从媒体的角度看,几乎是能看到媒体的地方,就有艺术资讯。就地域性市场而言,艺术品市场的全国大买家中,江苏大买家占了40%以上,他们虽然目前主要不在江苏购买而选择北京、上海等地,但至少表明了江苏人的购买实力与兴趣,这也是这个市场的一大支撑。
针对纷繁复杂的江苏艺术品市场现状,王康建议人们今年主要关注市场新人、“生货”。他表示,江苏九德拍卖有限公司今年的重要思路就是发掘“新货”、“生货”、新人,建设比较干净的平台,“炒一点新菜吸引新人来吃”。
王康呼吁,放眼全国,江苏一直都是艺术品市场的重要作品供应地、重要的购买力量,但目前整个江苏10家拍卖公司一年的拍卖额加起来,也抵不过北京一家拍卖公司,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所涉及的问题亟待解决。
李金华:继续关注当代水墨
李金华透露,2012年、2013年,一个书画联展连续两年在宁举行,其中,2012年7天内销售650万元,实际开出发票约450万元;2013年还是7天的展销时间,销售额是560万元,但开出的发票只有不到80万元。这表明,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公款购买艺术品大幅减少,个体消费随之增长,包括部分并非特别富裕阶层的人士已进入艺术品收藏圈,并逐渐成为主流人群。这种变化预示着中国艺术品市场会有一个比较乐观的未来。
具体板块而言,李金华个人比较关注当代水墨,并称在2013年的基础上,2014年针对当代水墨的呼声会更高,市场也会更火。尤其是当代水墨阵营的代表性画家,作品时代感强,如果价格处于相对低位,其市场一旦被撬动就会有出人意料的强劲表现。
他同时认为,综合分析多方面因素,南京一些年轻艺术家在2014年将会有较好的市场表现。
本组撰稿本报记者梁圣嵩本报实习生孙然
4位书画艺术品市场专业人士在座谈中均表示,2014年,南京一批年轻的艺术家有望在市场上表现抢眼。这批艺术家的年龄分布为70后、80后,作品具有一定的学术支撑,单幅作品的价格大体在2—3万元之间或者更低。
王康认为,江苏省国画院的刘懿画风干练,造型优美,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目前已有一定的市场地位,成交表现也好,应该具有较好的成长性。
纪太年、顾颖则分别推荐了南京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山水画家任大庆。纪太年认为,任大庆的作品有着较为纯粹的中国范,继承了优秀的江南绘画传统,作品的整体格调秀润高雅,蕴含柔美的风格,充满静气与柔气,加上任大庆本人的学历学识和人品,市场可能会对这位年轻画家表现出更多青睐。
李金华列举了自己比较看好的数位70后、80后艺术家,包括束新水、刘懿、秦修平、陈明等。他还表示,在非青年画家群体中,南京画家林逸鹏的作品画面语言很丰富,并有着一定的学术性,市场一旦被撬动前景应该很好。“林逸鹏沉淀了很多年才发出自己的声音,基本符合了有潜质的大艺术家前期所具备的特征。”他说。
顾颖认为,江苏省国画院画家高德星亦值得关注。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