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收藏家姚谦的双城生活
0条评论 2014-02-20 09:35:04 来源:外滩画报 

\

没有料到藏画卖得那么贵

Q:《美术馆的女当家》这篇文章让你有很多感触吗?

A:这几年国内有很多私人美术馆出现,我相信爱艺术一定是个出发点。可是美术馆某种程度上是需要时间累积的。比如欧美很多美术馆可能是某个藏家一辈子或者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努力。拥有了美术馆之后,商人在做商业运营方面会得到比较多的尊重和方便。但是这几年在亚洲,大多数美术馆是通过快速累积财富建成的。这也不是好与不好的问题,但如果一个美术馆是财富快速累积出来的,除了藏品以外,更要注重美术馆的精神、定位和长期的目标。

Q:你常去内地的私人美术馆吗?

A:我觉得内地目前的私人美术馆都是拍卖品的整合吧,或者说是展示拍卖会上收获大牌的成绩单。我觉得内地的美术馆很好,最近尤伦斯美术馆新馆长的策展我很喜欢,中央美院这两年有几次展览也很精彩。

Q:这么多年来,你的收藏兴趣有什么变化吗?

A:前些年会受男性荷尔蒙影响,很享受“拥有”的感觉,买画有时候也是这种心态。这几年退休了,音乐的收入减少很多,我也在调整我的收藏。有的时候,我会放一件,放出来的都是对拍卖公司比较重要的一些东西。所以,意外地也有很高收入。

Q:我看到一个报道说,你有一幅刘小东的画是以20倍的价格卖出去的。

A:我最高的还不止20倍,可以到200倍。(那得好几千万……)那就要看作品入手时的价格了。关于刘小东的画。当时刘小东还远远没有现在有名,有一次他去台湾办展,之前我就知道有这么一个受弗洛伊德影响的东北年轻艺术家。我跟诚品书店的画廊经理很熟,他告诉我刘小东每次到一个地方做展览,都希望画一个当地人,然后他问我愿不愿意。我说好呀,就这样和刘小东变成朋友了。这张肖像我自己收了,为了表示支持,还买了他的另几张画,因为我挺喜欢他这个人的。后来其中有一张拍卖公司跟我要了很久,也是因为我在现金上遇到了点问题,我想办某个歌手的演唱会,必须先付现金,就是制作的前期费用。那张画给卖了之后,现金上的问题就解决了。我才知道原来可以卖高20倍。

Q:那你卖了200倍的那个是什么?

A:唉呀……这个不能说。我要说的重点是在我卖了画之后,我会用卖画的钱转向买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我不是为了投资挣钱而去买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因为等到他们成名我都已经老了死了。我觉得好的年轻艺术家,我会去赞助他的画展。你看那些有名的画家的画展我都不去,那些大牌画家,永远是女明星男明星的,然后穿名牌衣服,抽雪茄……我一点兴趣也没有。反倒是年轻画家,如果他们在宣传,要我出来亮个相,我都愿意,因为我知道媒体想拍。

Q:你买的画现在都升值了吗?

A:没有没有,绝对不能这么说。其实这个是没有什么好骄傲的。所以你刚才说200倍我觉得这个话题好像不能再往下说,因为说了好像我买艺术品的最终目的就是沾沾自喜。其实,我这么说吧,那个是赵无极的画,拍卖的时候是要流标的,拍卖公司的主管是个新人,他很沮丧、压力很大。他说你要不要买这个。那时候我正好有一点点预算,画也挺好的,那我就买吧。谁知道10年之后真的涨了200倍。现在都不用推销赵无极,大家都抢着买。但是我觉得最大的“虚荣”就是在拍卖现场,当年我买的时候没人举手,隔了10年,再到拍卖会,台湾那些有钱人,内地那些藏家或者企业老板,那些聪明人,每次有人举手,我就看是谁在举,啊,我朋友也举,银行家也举,某个大企业老板也举……他们在举,我就觉得,啊,太过瘾了。其实我最大的虚荣是这个。

Q:就是你收藏的眼光被认可了吗?

A:不是我被认可,而是我会高兴说,“我早你一点看清楚这件事”;另外一点是高兴大家的审美,对于美术史的尊重终于还是回到常规。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