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收藏家姚谦的双城生活
0条评论 2014-02-20 09:35:04 来源:外滩画报 

\

买下艺术品不意味拥有它

Q:你摆在北京家里的都是一些不太有名的作品。

A:这些只是一部分,我在台湾家里还有很多,也有交给艺术管理机构代管的。我有一些印象派作品,还有常玉、赵无极等人的,我有很好的徐悲鸿的人物肖像,很好的吴作人老师的油画。我最近还有两张民国女画家丘堤的画正在历史博物馆展出。昨天拍卖会,买了五六百万,小小一张……

Q:你有没有一些特别遗憾的、没有买到的作品?

A:没有。当然会觉得很想买但买不到的东西。我觉得你没办法拥有艺术品。艺术品你买下来只是在有生之年让你得到更亲近它的机会,并不是拥有艺术品。艺术还是属于这个世界的。

Q:你的收藏办个小美术展也够了。

A:最近有美术馆来跟我谈,可是我觉得会不会就跟私人美术馆一样太招摇呢?我不想让人家觉得原来姚谦花那么多钱就为了这个。我现在比较难过的门槛是这个。其实当时我买这些都很便宜,所以才会有高出200倍价格的情况发生。

Q:这些画你买回来会经常欣赏吗?

A:当然。刚买回来的时候会特别高兴,常常看,慢慢地,它就跟你的生活越来越有关系了。比如贾蔼力的那幅画,带有某种政治哲学思考,而且有某种东北人固执和强硬的东西,而我这个空间比较抒情,他的画正好跟我的空间相平衡。房间里的那幅《渐离》其实是有点感伤。我在40岁以后经常都在思考人跟世界的关系,为什么有些人40岁以后会有危机、而有些人没有?危机是因为你还在眷恋青春吧。如果你接受,说明你是个中年人,所以说“五十知天命”。人到中年之后,最先要认同的是原来你会老去,身体是老天爷借给你的一个平台,你呼吸一亿次就要结束。所以谢谢老天爷借我这个生命,借我这个一亿次的呼吸。如果这么想了,中年就没那么可怕了,你对于死亡,面对老去就不再恐惧害怕。

Q:这也是你最近几年才想通的吗?

A:嗯。但我也谢谢唱片的死亡给我这个重新思考人生的机会(注:姚谦曾经说“唱片死了,音乐活着”)。我突然发觉,啊,我50岁了,应该思考下一段人生了,其实那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尤其那段时间我正好在北京和台北两个城市居住,每个月这样对望,就不会受一些区域文化的感染。如果我一直生活在台湾,现在也会做扔鞋子这样愚蠢的事情,或者成天在谈话节目骂东骂西。所以我大部分时间都是鼓励大家不要抱怨。为什么中年人都是悲剧呢?永远都在感叹一件事?为什么要把自己想象成悲剧人物才觉得自己有价值呢?这个也会是我下一部小说的主题。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