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博物馆镇馆之宝对比•青花瓷
0条评论 2014-03-05 09:23:20 来源:99艺术网收藏频道 作者:李罡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反面

对比分析:

一、历史

元青花的研究,历史上没有人做过,所以元青花在史籍上无载。第一个研究元青花的是个美国人,叫波普,他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研究,最早研究的元青花瓷器就是大英博物馆馆藏的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至正是元朝最后一个年号,属于元代晚期。而南京市博物馆馆藏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基本也属于同一时代,但稍晚一点,属于元末明初。

二、流传

这两件元青花的流传大不相同,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属于出土冥器。于1959年出土于南京江宁县观音山明朝开国功臣沐英墓。沐英之所以十分喜爱这只梅瓶,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养子,自已的养父做了皇帝,他自己又位高权重,得到皇帝赏赐给他的这只梅瓶,且知道这只梅瓶是其养父开创大明江山的纪念珍品,所以他十分爱它。洪武二十五年,沐英染病后,之所以叮嘱后人一定要将此梅瓶与他随葬也是这个缘由。

而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是一件传世品,瓷器上明确标明制作时间与用途。瓷器上写得很清楚,至正十一年,就是公元1351年,一个叫张文进的人花钱定的瓷器供奉。并且仔细看的话,这件器物上的传世痕迹显而易见。

三、器型

元青花的器型是多种多样的,器形以大器为主。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高44.1厘米,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高63.6厘米,单从大小来说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明显要略胜一筹。况且瓷器收藏自古以成双成对的完整器为最好,在这一点上,作为传世品的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经过六百多年的沧海桑田能保存的如此完整,实属不易!

四、纹饰

青花瓷能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美丽而独特的纹饰,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中所绘人物的生动神情尤其精彩,堪称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在纹饰上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标准出现,此瓶九层纹饰(耳饰算一层) ,几乎囊括元青花绘画内容的全部(就差人物未画),后凡是层次多,绘制内容相仿佛的元青花,都被统称为“至正型” ,可见此瓶的影响力。但就笔者而言,更加喜爱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的那种国画之感,丹青之妙。

锡光

苏麻离青锡光

五、青花釉色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和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在青花釉色用料上都是用的“苏麻离青”。苏麻离青属高铁低锰类钴料,青花呈色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因为苏麻离青含铁高而含锰量低,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四氧化三铁结晶斑,即“铁锈斑痕”,俗称“锡光”。这种锡光使得元青花瓷鲜艳欲滴,美轮美奂。在这一点上两件瓷器都为当时元青花瓷器中青料发色的精品,不分伯仲。

总体而言,这两件镇馆之宝都为元青花中的精品之作。体现了元代青花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但对比而言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在器型稀有程度和在元青花历史中的地位上都要胜过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实为国之重器,天下无双。

 

 

【编辑:李罡】

编辑:李罡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