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力: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 需要“走出去,请进来”
0条评论 2014-03-15 15:27:54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冯漫雨整理

99艺术网:现今中国当代艺术展览非常多,可能碎片式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接触到的艺术家,包括一些评论家,其实也会跟着这些碎片,有时候也会迷失。请问赵老师您觉得现阶段提升中国的地位或者是当代艺术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些工作?

赵力:今天我们讨论艺术品市场地位,美国相对来说是比较发达的、长期占有优势地位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地位也在慢慢提升,虽然在提升,我认为其基础还是脆弱的:首先,看一个国家的发展,现在有很多看法和标准,有没有持续的发展力是一方面。评判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社会地位要关注的不是悠久的五千年文明,而是要关注这些文明成为发展基础的时候,中国能不能具有可持续的强烈的增长的力量,从潜力变成实力的过程,这是很重要的。其次,现在关注中国,可能关注更多的是区域的力量,从一个区域大国转变成世界大国的过程。但是实际上与文化的相关力量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或者还处于一个潜力状态。所以当世界的目光、聚光灯转过来的时候我们要积极表演,抓住机遇发展。文化是需要在一定的聚光之下去传播。一方面要打好基础,可以持续地发展,争取可持续发展;第二,在世界的目光转过来的时候,文化的表现力你要抓住机会,表现。我期待中国在经济和社会相对来说发展的同时,文化的力量能够从潜力逐渐变成实力。

99艺术网:可能就是一种体系。

赵力:当然是一种体系。

99艺术网:这个系统,市场只是一方面,其实搞市场的人,时间长了以后也会关注美术馆,关注到相关的一些方面,任何一枝独秀的方面都不能代表一个整体。

赵力:艺术品市场只是一个局部,或者只是一个层面,更多的还要依靠创作性——艺术家的创造力、美术馆的价值体系、买家的受教育程度和高尚的人格和趣味,然后就是私人的收藏如何公共化,形成一个社会价值观。还有是企业如何从一个经济实体逐渐转变成为兼顾文化实体的社会影响力。以及评论策展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专业的水平,各个层面上通过技术的标准的建立所建构起来的知识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创生体,可能整个的版图是这样的,现在只是有的点的关系,没有形成一个合力。相对来说,在市场方面的人和学术方面的人,好像拧合不在一块,不是要往一起拧,要心往一起想,力往一起使,自然就心在一起了,要有一个合力的作用,现在看到还是很强大的分散性,相互之间还是需要磨合。

99艺术网:本次论坛的目的也是想继续把中国当代艺术、艺术市场合法性地推到国际上去,您是不是也这样理解?

赵力:中国艺术品市场走向国际,进入国际化进程,首先来说,中国当代艺术,因为相对比较国际化,一个是它的语言、观念,相对来说还是有一个基本的国际语言和国际标准。此外,“Contemporary”这个概念实际上大众已经接受。

国际化的发展要考虑到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国际化发展要追求通过国际化的沟通、融合来寻求一个国内本身的国际化,就是我们中国的国际化。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全球商品、高科技,包括中国企业兼并国际企业,慢慢从一个点形成了一个面。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国内的国际化很普遍,这也使我们的生活方式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关键问题是要讨论在文化方向上如何建构一个大国文化,强大的文化、有包容度的文化,有一定的国际化的一种整体内容,如果把国际化装在中国的肚子里面,我觉得中国整个文化的结构性和包容度就会很大,对世界的影响力也会很大。

99艺术网:关键是内部的循环系统。

赵力:中国融入国际化的过程也会推动社会各个体系的思考和环境的国际化,一方面要走出去,一方面还是要请进来,然后形成一种资源、思考、模式、方法、人员、包括国外的一些重要的现象也会在中国发生,这样的话就会形成一个相互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在场的感觉,未来无论是北京、上海国际大都市,已经要去发展成为世界大城市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应该更多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样一个国际化的情况。

99艺术网:谢谢。
 

【编辑:冯漫雨】

编辑:冯漫雨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