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湖田古窑遗址
元青花与景德镇
说起元青花,没有不提到景德镇的,可以说元青花就是景德镇的代名词。宋代景德年间(1004~1007),宋真宗命景德镇烧御器,于底书“景德年制”款。因为这种瓷器光致茂美,故四方仿效,将之称为景德镇瓷。此后景德镇之名遂起。
到了元代,景德镇窑已成功烧制出了青花瓷器。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产销兴旺,元人蒋祁著《陶计略》(记元代景德镇瓷业情况的唯一书籍)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
元代政府对景德镇制瓷业非常重视,朝廷在景德镇设置了“浮梁瓷局”。《元史》卷八十八记载:“浮梁瓷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烧造瓷器。”这是元代在地方上设置的唯一掌烧瓷器的官方机构。
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
“赝品”至正元青花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提及至正元青花,最有名的莫过于大英博物馆的那对“青花云龙象耳大瓶”(大卫对瓶)。
这对瓷瓶原供奉于北京智化寺,其中一件的颈部记有六十二字铭文:“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阖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旅英华裔古玩商吴赉熙带着这对罕见的青花云龙象耳瓶来到琉璃厂,请当时古玩行的专家高手掌眼并打算出售,遗憾的是这对珍贵的文物被当时几乎所有的“高手”认为是赝品瓷而拒之门外,“元代无青花”似乎是当时中国古玩行的“共识”。最后这对象耳瓶,被英国的一位中国古陶瓷收藏家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收藏。
1952年美国佛利尔艺术馆 (Freer Gallery of Art) 的中国古陶瓷学者波谱博士(Dr. J. A.Pope)发表了《14世纪青花瓷器:伊斯坦布耳托布卡普宫所藏一组中国瓷器》,1956年又发表了《阿德比耳寺收藏的中国瓷器》。他以大维德收藏的这对瓶为标准器,对照土耳其和伊朗两博物馆收藏的几十件与之风格相近的中国瓷器,将所有具有象耳瓶风格的青花瓷定为14 世纪青花瓷。从此元青花受到全世界中国古陶瓷学者的重视和公认。中国学术界将这种类型的青花瓷定名为“至正型”元青花,这对瓶也成了公认的“至正型”元青花断代标准器。
编辑:陈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