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运生(左)袁运甫(右)
2014年3月4日,“第三条路——袁运甫、袁运生绘画作品展”于中间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50幅作品,以纸本彩墨和水彩为主,充分体现了袁运甫先生和袁运生所开创的第三条绘画之路。3月15日下午2点,于美术馆举行了研讨会。
袁运甫,1933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49年至1952年在杭州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学习。1954年8月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毕业。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即在该院任教,直至合并清华大学,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袁运生,1937年4月生,江苏南通人。1955至1962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画室毕业,师从董希文先生。1987年至1996年,为自由艺术家,生活在纽约。1996年,应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院长邀请,回国任教,为油画系第四画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从2002年起至今,致力于《中国传统雕塑的复制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的课题研究。
袁运甫先生在高丽纸上画的荷花,最为精美,对高丽纸这种材质的理解和掌握也最为深刻,在高丽纸和水粉颜色的关系上是首创者。袁运甫先生的水粉风景作品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的题材多为阳光下的田野、集市、马棚、夏收、秋场,还有参军、婚嫁、上学等等,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新农村景象。从色调和光影上看,画作大都是在早上八九点钟开始,选择的是最有朝气的时刻。而那个时代的重大主题即是表现阳光下的劳动人民,所以袁运甫先生能够巧妙的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如实地表现农村的生活状态,所以这些作品在如今看来也是清新、生动和亲切的。
袁运生先生又是另外一种风气。上世纪70年代末,袁运生先生到云南写生,之后再昆明有画展,其中的大幅线描人物,引发轰动。袁运生现实使用顿笔的方法完成线,造成了线的重量感和闪烁感,线的变化过程又是具体的,对应于心,也就是精神,或者画者的整体的身心状态。画人物而眼不画眸,使得画面即有一种奇异的现代感,令人激动。这样抽象又具体的同时表达,加之软毛笔和水的随形,施行于易洇的生宣,无一不敏感到极致。
袁运甫先生和袁运生先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是真诚的、执着的、没有任何怀疑的。他们在绘画风格上完全不同,但他们所为之探索一生的艺术追求是共通的,他们所开创的中国绘画艺术的第三条路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方向。
薛永年、杜大凯、靳之林、杨晓阳、高洪、苏新平等艺术界人士出席研讨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3月27日。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