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械库艺博会图片
现代艺术之前的艺术多数是纪实的,也就是记录历史的,可能有情感的掺杂,但也是些借题发挥的简单情愫。而现代艺术以及当代艺术存在更多的情绪表达。画里不再需要人或物体,简单的线条或是几何形体便可以是情感的载体,或者说那根本不是情感的载体,而是纯粹的情感本身。所以,从现代或当代艺术中我们得以更深入的了解艺术家内心深处的声音,以及个人感情以外的当今社会。而军械库艺术展就是这样一个艺术平台,从中我们得以了解艺术作品中映射的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
深入一点想,古代的艺术,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拜占庭艺术,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再从现实主义到印象派,一个个时期的演变都是追求新的艺术形式的过程,也就是说推陈出新。上一种艺术形式被推翻都是因为人们新的审美,或是认为新的形式在技巧和概念上都更“高大上”。总之,这个不断创造新形式的过程就是不断追求更好的过程。而现代艺术的出现标注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分界。它不再仅仅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而是一种没有具体规则、标准、特征的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更准确的说现代艺术已经不存在艺术形式了。
在这个感情急需被宣泄的时代,同样感情急需找共鸣的时代。被推在风口浪尖的现当代艺术展自然也就成了人们的焦点。Armory Show正是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舆论焦点。在这场艺术盛会里,我足足泡了五天,和常务董事、策展人、画廊主、艺术家以及观众的交谈,让我越来越明白为什么Armory Show是个戏剧化的盛会。一幅幅的作品,让我感觉到一种强烈的、抗衡的力量。简单说,就是艺术家在追求自我情绪的纯粹表达和追求观众的接纳认可时所作的权衡。那么Armory show到底是艺术家主观情绪的抒发平台,还是借助资源平台进而对观众品位的奋力迎合?Armory Show到底是真诚的情感抒发地还是激烈的名利场?也许两者都是,也许是在两者中找到一个平衡。当有所顾及市场的需要时,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情绪是否还能被准确表达出来?我们无法定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在试图去体会每幅作品背后艺术家的心境的同时,我们也确实感同身受,乐在其中。
纽约军械库艺术展的确让现当代艺术变得知名且时尚。当时由William Glackens, George Luks等几位美国现实主义派别画家发展起来的艺术展如今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艺术盛会之一。
ames Cohan画廊负责人James Cohan
James Cohan 画廊的画廊主是一位很有风度的先生,个子很高、穿着得体又时尚。刚走进画廊的时候就听他跟一位朋友介绍这次他们的armory show 展览作品已经上了Vogue的封面。放在门口的作品名为“生蚝-第五号”,是Michelle Grabner的作品,8英尺高的盘状的“生蚝”,上面镶嵌着由金属或废旧的易拉罐做成的图案。用纽约时报对这幅作品的解释:“各式各样的废旧器材让作品流露出艺术家思乡怀旧的乡村情怀”。然而问起画廊主对作品的诠释,他表示感情的流露是艺术家的表达,而真正的诠释应该是每个观众自己的声音。
鉴于James Cohan画廊在中国有分支机构,我便询问了以下James对中国艺术市场的看法,他表示进军中国市场主要是两个目的:一是更大程度的去接触了解现今的优秀当代艺术家,二是为中国年轻的艺术家提供一个世界的平台,让他们的作品走出来,展现在西方观众的面前。James Cohan画廊是当今纽约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一家国际画廊,其展出的作品水平可与博物馆、美术馆相媲美。这样一所闻名世界的画廊对中国市场的格外青睐有力的显现出中国的当代艺术走向世界舞台的稳固步伐。
Gallery Exit画廊总监Aenon Loo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来自香港的Gallery Exit。整个展出空间只有一件作品,是Nadim Abbas的Zone (1), 2014。第一眼看去这件作品是一件实用价值高于艺术价值的高科技吸尘器。然而在深入的跟画廊负责人Aenon Loo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作品的多层含义。首先,地上的白色球状物是一些带有棱角和不规则突起的水泥石膏泡沫的合体。它们被很随意的摆放在地上。而吸尘器在运行的过程中总是会“碰壁”,在碰到这些球体的同时也吸走一部分灰尘,然而不规则的棱角在多次的撞击中一点点被磨平,但是因为形状的不定性,吸尘器没有办法吸走全部的灰尘。画廊的负责人告诉我这件作品隐含着一个政治隐喻:吸走灰尘能吸得多干净?我们无从获知。
这样的作品有让我们不得不再次联想这个问题:这是艺术家对当今中国政治情况的感知和映射?还是为了追随西方世界在中国严重的审查制度以及政治信息保密制度的体制下“寻找中国政治信号”的兴趣点?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因为试图揭露中国隐秘的政治信息而得到西方观众的追捧,最具有代表性的可数在多伦多皇家美术馆举办过的艾未未个展了。所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抓住西方观众对中国政治文化黑暗面的兴趣点,走上了一条越来越相近的艺术道路。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方艺术评论里,经常能看到“中国艺术家变成政治家”的评价。
之后的交谈中我了解到这样的大件作品每年大致能销售两套以上,价钱在6万美金左右。Armory Show正在展出的这件也已经被人订走,所以这类艺术作品在北美的市场还是很广阔的。据了解,这样的装置艺术作品在中国内地市场并不广阔,还仅限于发展初期。装置艺术特殊的形式和受用范围让很多国内藏家望而却步。而在西方,装置艺术已经有了很稳固的市场。在北美地区的美术馆、酒店、公司、社会机构,类如影像、音频、表演等利用3D艺术装置装饰空间效果的形式已经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接纳和喜爱。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