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传奇斗彩:昔日帝王心头好 今朝一杯抵万金
0条评论 2014-03-20 09:22:57 来源:99艺术网收藏频道 作者:陈倩华整合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成化斗彩三秋杯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成化斗彩三秋杯
 
  独一无二三秋杯
 
  不过鸡缸杯也好,天字罐也罢,比起下面这件斗彩瓷器就算不得珍罕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对瓷器堪称“镇院之宝”——成化斗彩三秋杯,这对杯子由大收藏家孙瀛洲先生捐献,当年“每星期只吃一回猪肉”的孙瀛洲愣是咬着牙花40根金条将它收入囊中。这对杯子全世界只此一对,绝无二双。
 
  这对成化斗彩三秋杯,高4.3cm,口径6.8cm,足径2.6cm,釉色青中泛灰,胎薄如蝉翼,杯上绘有山石、兰花和小草,几只蝴蝶在蹁跹起舞,栩栩如生。最为特别的是,其中蝴蝶翅膀上所施的紫色,色如赤铁,虽艳丽但表面干涩无光,这恰恰是成化斗彩独一无二的特征,后世数朝仿成化斗彩只紫彩一处无法仿效,行内把这种紫彩叫“姹紫”,实际也就是“差紫”。
 
  杯上以或淡雅或浓艳的色彩描绘了秋天的乡居野景,纹饰绘画线条简练,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充满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因为历时三个月的秋季又有“三秋”的说法,故此杯被赋予“三秋杯”的雅称。
 
明成化斗彩团莲纹高足杯
明成化斗彩团莲纹高足杯
 
  质精色良多小器
 
  成化斗彩传世品极少,多为盖罐、杯、高足杯等小件器,因此也有说法“成化无大器”。以现有藏品看,最高的瓶其高度约为19厘米,最大的碗其口径约为23厘米,高足杯其高度约为7.6厘米,盘的口径约为16-18厘米,罐的高度约为8-13厘米,杯的口径约为7-8.5厘米。
 
  成化斗彩可用“质精色良”4字概括,它以线条流畅的造型、薄似蝉翼的胎体、润如堆脂的质地及清新淡雅的色调,在明清彩瓷中独树一帜,这些特点也可以用在鉴别成化斗彩时。
 
  成化斗彩制作工艺精细,但稍显纤巧,特别像盖罐,以后清代康熙、雍正两朝所盛行的仿品,与明代成化的盖罐却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明代成化盖罐盖面显得微凸,而清代仿品则无此现象,却是平面,兼有棱角分明感觉,这是鉴定盖罐真伪的鲜明而典型的特征。
 
  成化斗彩器胎釉、胎质较轻薄,细腻洁白,釉色讲究纯净莹亮,给人以圆润柔和之感觉,同时以青花构成整个斗彩画面主色,它的施彩只分浓淡,不分阴阳,多采用平涂,往往同一色彩呈现不同色调,而同一纹饰却采用不同颜色,且多用三四种颜色绘成,很少用五六种颜色,器面气泡大而多,似有一层白色云雾,仿品青花显得涣散而上浮,气泡不均,杂乱无章。
 
  在纹饰上,成化斗彩较多运用写意画手法,题材较广泛丰富,如山水、人物、花鸟等,但其绘画风格却有独到之处。款识多为“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和“天”字款,多用青花、楷书,有框或无框,青花书写色浓而艳,如“天”字款,多无框。

【编辑:陈倩华】

编辑:陈倩华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