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密尔顿的波普艺术之路
0条评论 2014-04-03 11:52:19 来源:艺术银行 作者:黄星

理查德·汉密尔顿肖像

理查德·汉密尔顿肖像

谈到波普艺术,我们脑海中立刻会想起的是安迪·沃霍尔、罗伯特·劳申伯格、大卫·霍克尼这些响当当的名字,而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对人们来讲却略显陌生,但他却是名副其实的波普艺术之父。他的波普之路长达60 年之久,比沃霍尔更早,涉猎的领域也更宽广,包括绘画、版画、雕塑、印刷、拼贴画和插画等。他所开创的将艺术边界拓宽至通俗领域的波普艺术,长远地影响着艺术圈的各个领域。

2011年9月14日他去世之后,艺术界纷纷对其进行缅怀:2011年,伦敦国家肖像画廊曾为其布置了一个专门的肖像画展,作为纪念性的致敬;2012年伦敦国家美术馆也曾为其举办长达96天的纪念展;而今年的2月13日至5月26日,泰特美术馆也为这位艺术大师精心呈现长达100多天的精彩回顾展。本次展览由马德里的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和泰特美术馆联合策划,开拓性地探索了汉密尔顿不同形式作品之间的关系,以及他和其他艺术家之间的差异性与合作关系。这也是第一次回顾性地展示汉密尔顿生前的所有创作:从20世纪50年代的设计作品到他去世之前所留下的绘画作品。

无论形式还是内容,这次展览都颇具特色。从展场设计上而言,整个展览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波普时代的艺术氛围。展厅中心陈列着海报招贴画、杂志和相关的艺术史资料,旁边展出的则是汉密尔顿最具典型代表性的作品——《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变得如此不同,那么迷人?》(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这幅有着冗长名字的作品创作于1956 年,画面上,从画报中剪切下的肌肉男手里拿着的棒棒糖上,赫然写着“POP”,这既是英文“棒棒糖”(lollipop)的结尾,又是英文“流行、时髦”的意思,“波普艺术”(Pop Art)一词由此诞生,也使这幅作品因此成为波普艺术的一面旗帜。

从这次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出,汉密尔顿在当时的艺术圈中非常活跃,他和伦敦最著名的画商“帅鲍勃”(罗伯特·费雷瑟)合作,并结识了披头士乐队的成员以及米克·贾格尔等摇滚明星。《动荡的伦敦》(Swingeing London)系列中最著名的一幅作品,就是呈现米克·贾格尔和“帅鲍勃”因毒品事件坐在警车后座,用戴着手铐的手遮挡面部的画面。其他作品中的名人形象如平·克劳斯贝和玛丽莲·梦露等,也展示出了汉密尔顿对流行文化持续的兴趣。此外,社会事件以及政治人物同样对汉密尔顿充满了吸引力,如肯特·斯坦特枪战,爱尔兰共和军囚犯的抗议等,而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以及托尼·布莱尔也常常出现在其笔下,例如,创作于2007 年的作品《震惊并敬畏》(Shock and Awe),表现的就是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化身成牛仔,穿着马靴,腰上系着手枪皮套的形象。

当然,除了平面绘画,汉密尔顿对室内和建筑设计的热情同样让人钦佩,在他的眼中,似乎所有事物都值得去思考和描述,此次展出的作品,大至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小至经典的博朗烤面包机,似乎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难逃他敏锐的艺术之眼,这也正是一位波普艺术大师为我们做出的对波普艺术精神最好的诠释。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