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的早期教育,不一定是要孩子将来都当画家,主要是有利于他们智能的全面开展。”身兼哲学家、艺术家和教育家于一身的李正天,已参与儿童美术教育已长达30年,至今仍然在担任广州少年宫少儿美术学校的名誉校长,坚持每个星期讲授美术知识。经过自己长期的观察,他系统地提出了儿童成长的涂鸦期、象征期、黄金期和转折期等四个时期,并提出了独特而系统的教学观。
目前存在对孩子的错误教育方法
一、按照“成人画”的尺度苛求“儿童画”,总以透视和形体来衡量,使得几岁的小孩无所适从,画兴日衰;
二、小孩画画,大人督战,结果是:大人动口,孩子动手;
三、教师示范要求孩子模仿;
四、拿某些名家(如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让孩子模仿,然后将模仿者当成“小天才”、“小齐白石”乱捧。
五、以为孩子天天在家画画才算用功,不懂得让其到大自然去感受。
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
第一,一定要用心去教导,时刻保持一颗童真的心。
第二,要懂得慢慢让小孩自己做决定,例如“好不好”、“可不可以”等,让小孩自己学会承担决定后的责任和后果。(李正天)
简介
李正天,1942年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哲学家、艺术家,广州少年宫少儿美术学校名誉校长。
谈现状
少年儿童被应试教育束缚 画画过于功利化
记者: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您就开始到少年宫上课?
李正天:是的,说到去少年宫上课,不得不提到我小时候的一些经历。上世纪50年代,我刚考上美院七年制附中,一次偶然的机会直接认识了王肇民,后来他私下把“定点法”教给我,使得我的成绩后来进步特别大。所以我认为应该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尤其小孩从小接触就更好。我发现在小孩十二三岁的时候,能掌握一些符合艺术规律,吻合孩子们心理特点的科学教学法,会终身受用,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希望能过通过自己把这种方法传承给更多的人,所以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就到少年宫去上课。
记者:从事儿童美术教育近30年,您觉得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情况有什么变化?
李正天: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儿童对美术怀有一种强烈的热情,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的触觉,一看到美好的东西就立刻速写。但是近年来受教育产业化问题影响严重,少年儿童完全被应试教育所束缚,并且热衷于拿奖、参展,过于功利化。“为获奖而画画,得奖后就不画画,为考级而考级,考级后不学习”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很多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画画,为什么要学艺术。但就知道通过学习画画、艺术能给自己(孩子的父母)带来很多光环。艺术本来是一种基本的素养,是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善于发现世界美好的东西,结果却成了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
本来小孩子对艺术都有着天生的触觉,但有时候家长过于急于求成,很多时候他们是被动地学习。这都是观念和方法上的问题。现在一些家长总是会以“逼不逼真”、“像不像”作为判断一个孩子画画水平的高低标准,这无疑扼杀了孩子不少本能的创意。
记者:其实,很多家长是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小孩很小的时候便急忙安排各种艺术课程。
李正天:这个提法我很不赞成,不同家庭的孩子“起跑线”肯定是不同的。关键是要看谁能掌握好的方法和能够一直坚持。不少家庭拼命追求所谓的物质条件,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使得小孩娇生惯养。有些人家里非常富裕,但是如果方法没掌握好,这也没用;有些人家里可能很穷,但是如果掌握了好的方法,一样能成功。
谈观念
幼时教育对形成一个人好的人格 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记者:您怎么看蔡元培“美育代宗教”的观点?
李正天:爱美是很神圣的。幼时的教育对一个人形成好的人格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实行美术的早期教育,不一定要孩子将来都当画家。主要是有利于孩子们智能的全面开展。所以,我一直认为,美,就是被人感悟到了的优化信息,美术,就是用优化原则重构的现实形态与空间;而美育,则是这样的一种教育:它能将感悟、认识、操作与效应合而为一;还能将德育、智育、体育与劳育合而为一。这正是信息时代所亟需的人才培养方式。
记者:在儿童教育方面,如何有效沟通很关键,您在这方面有什么建议?
李正天:一定要用心去教导,时刻保持一颗童真的心。第二,要懂得慢慢让小孩自己做决定,例如“好不好”、“可不可以”等,让小孩自己学会承担决定后的责任和后果。我把儿童接受信息的过程分为涂鸦期、象征期、黄金期和转折期等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应该对应的采取相应的引导方法。
谈教学
13岁前后是“危险期” 要多鼓励孩子画速写
记者:这四个时期有什么不同特点?
李正天:涂鸦期的孩子是二到四岁,“划划”与“画画”通常是一回事,所以辅导这时的孩子,要懂一点气质心理学。要充分调动他们对色彩的热情,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几个色彩作画,用不着强求一定要画得像什么,因为这时期的孩子尚未进入造型期,不能操之过急。
象征期在孩子4到7岁间。当孩子能将自己画的东西叫出“爸爸”、“妈妈”的时候,说明他们进入象征期了。辅导这个阶段的孩子,在题材上,大人不能干预,不要用自己的成见影响他们,以免养成概念化的习惯。色彩方面则更不能干预,最多就是教一下调色的方法。这个时期,应该多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启发他们认真地研究天空色彩的复杂,区分早晨中午傍晚太阳的色彩变化,区分不同的草木色彩变化。工具使用方面最好用涂色方便的工具,如水彩结合蜡笔和油画棒等。
黄金期是7到12岁,这个时期孩子画兴最浓,最能体现孩子们绘画、雕塑或手工艺才智的时期,所以叫儿童美术黄金期。他们这时候的记忆力也非常好,所以辅导这时的孩子,一定要正视“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型”。儿童有着与成人迥然不同认识世界的模式和框架。例如成人看事物,很容易受看时的角度距离视点的限制,小孩则不是,他们往往将多角度多距离多视点的观察结合起来,因此他们的透视是散点透视。这时期的儿童画画也不满足于直观的表现,而往往将以大观小的微观表现与以小观大的宏观表达结合起来。而且画画不习惯于局限特定时空的三维表现,而习惯于二维平面表现。这个时期的孩子这样画画,是出自于近乎游戏般的冲动,并不是在一种理性的指导下进行,如果这些东西得不到保护反而遭到压制的话,他们的这种艺术创造能力会很快萎缩。
转折期是13岁前后,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儿童向青少年转变的关键时期,又称为“危险期”。他们开始蔑视自己儿童时期的画作,希望寻求成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要求画准画像”,然而眼高手低的情况普遍存在,画出来的东西不尽如人意甚至开始厌恶。这是目前世界儿童美术教育的难题。这个时期应该及时地转入形体训练期,多鼓励孩子画速写,记忆画,会很有帮助。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