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有齐白石作品的衍生品。
对于艺术金融实务来说,艺术品确实是一个“小”产品,小到需要就某一件具体作品而论。也正因为这个市场是由诸多“小”的局部构成,这个市场的差异就非常大,总体而言,中国艺术品市场容量非常大。正是基于这一市场特征,就有必要区别对待市场消费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可能随着政策调控、经济环境、审美趣味、区域与全球化等的影响而随时发生变化,因此,及时的信息跟进也是艺术金融服务者的要务。
其中“艺术设计”这一体系以信息公开的大众消费市场为主要特征,下面以其中一个局部市场——艺术授权为例来讨论一下这一消费模式的特征。艺术授权,是指授权者将艺术品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授权者使用,被授权者按合同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并支付相应的费用。艺术授权主要涉及的是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比如艺术品的复制、展示、出租等。从知识产权角度来看,艺术授权是该消费市场的基础保障;从艺术家、授权商、制造商、销售商等艺术授权的产业链来看,艺术授权是该消费市场的运营模式。究其根本,这些都取决于这个市场的核心:内容价值。正是因为内容价值才使得这个市场具有多次重复消费特征,而区别于一般产品的一次性消费特征。
关于内容价值,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性地将其泛泛而论为创意、创新。事实上,它虽然具有多次消费特征(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变化,较快的消费速度和产品代际的更迭),但这些都是基于原作而来的衍变、重组和转换。因此,这一消费市场并不是一个单一产品的概念,而是一个系列产品的概念。也就是说,衍生品并非终止于艺术品的二次开发,而是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笔者认为这里至少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原作复制授权,这是指获得对艺术品进行原尺寸仿真复制并销售的权利。原作复制主要是基于对艺术品欣赏、研究、临摹的需要,典型的例子是日本二玄社制作的中国古代书画高仿复制品。原作复制也见诸于某些公众接受度高的“明星式”的当代艺术作品。
目前更多的情况应该是第二个层面的产品授权,产品授权其实是艺术品的形象与其他产品的结合,包括了物理授权和数字授权两种方式。这意味着艺术品的形象与其原来的承载介质开始发生分离,这个形象在不同的介质上开始位移,产生不同的变化形式,典型的例子是人们在美术馆、博物馆的艺术商店中看到的带有艺术品形象的明信片、丝巾、冰箱贴等的饰品或者设计用品。日前有消息报道一家名为“道后温泉宝庄”的日本酒店与日本知名艺术家草间弥生合作,设计了几间充满波点的房间,这种设计概念将对艺术品的视觉体验拓展为全方位多重感官体验和刺激。这意味着艺术授权依靠新技术的数字授权实现了从单个产品到产品概念的拓展,如果从类似这样的主题酒店、主题餐厅、概念商店继续延伸的话,可能集合成为一个大的艺术文化类的主题商圈。不过草间弥生的艺术品之所以得以完成这样的转换也许并非偶然,其作品鲜明的符号风格本身就显示出了和商业精神、流行文化等的亲缘性。艺术授权这一商业转换在这里就显得非常直接。
第三个层面是借助艺术授权的概念,但已经不限于某件具体的艺术作品了,而是向着广义的“设计”延伸。正如前面提到的主题商圈已经大大超出了现有的艺术授权类型,某种程度上转向了文化产业。这涉及目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村落的文化遗产保育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文化遗产从单个艺术文化作品到某一建筑空间到某一区域的文化景观的形式转换。这样一种跨度也许非常巨大,但是依然依靠一个特定艺术文化主题的整合,依靠某一类群体对于这个区域的文化传承的集体记忆和集体认同感,而非仅仅是打造景区。同时,艺术授权的核心是和商业相关的消费,那么这其实是以文化消费反过来带动文化遗产保育。
从这三个层面总体来说,艺术授权这一消费市场拓展的关键是在于“新”加“旧”的结合模式。“新”在于艺术品形象与不同介质的结合,各种形式类型的拼贴组合所带来的是有别于原样的体验,已有形象和新的媒材结合所带来的另类新奇的体验。“旧”在于新的产品形象、新的概念或者新的景观同时唤起的是对不在场之物的替代、重复或者怀旧体验。缺乏了其中一个维度都不足以焕发这个消费市场的活力。
通过这种方式,艺术授权可以从单个产品的产业链概念之中拓展开来,对于文化产业的其他方面也会有所启示。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