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七中学 王国伟 春到西山
县级美术比赛的特点
教育部门基于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通常采用行政文件的方式要求各校去认真执行。学校则将任务布置给美术教师并要求他们努力完成。这无形之中渗透着强制性。
我们发现,某地域美术教师一学年内通常需要参与科幻画、廉政漫画、科技艺术节、区域美术特色,以及各类形形色色的比赛辅导工作。美术教师们平时总是围着比赛团团转,课余时间的加班加点早已成惯例。比赛太频繁了!
比赛背后残酷的评价体系
当前的比赛几乎早已丧失其纯粹的美育功能,而异化为上级部门对学校美术教育考核的一种定量评价手段。常见许多地区为了赢得各级各类艺术教育先进称号,把学生在比赛中的排名与校长学期考核相挂钩,迫使校长“重视”艺术教育。
如此评价继而导致有的学校因为学生比赛成绩没有达到校方预想的目标,结果把美术组教师期末的考核全部定为不合格。学校在对该组展开全面的调研之余,还要求成员做出深刻地反思与检讨,直至采取重组人员职责等措施,以求在下一次的比赛中有个好名次。
美术教师群体的集体焦虑
如此残酷的评价体系,也造成了各校美术教师、学校领导与比赛组织者之间的多重误解与复杂矛盾,有时还出现语言上的冲突。这既不利于工作的展开,又严重影响到这一群体的职业生存环境。
如此严峻的比赛更使得美术教师们肩负着沉重的精神压力,即使自己辅导的学生这次获得了好成绩,又开始担心下一次的名次。为此,他们不免引发郁闷,深感此项工作苦海无边、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长期以往也导致他们集体呈现职业的倦怠与焦虑,进而波及日常课堂教学工作、影响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前进步伐。这也导致个别教师在比赛中动足了歪脑筋:接近评委、抄袭他人优秀作品等,以谋求好成绩。
质疑当前美术比赛 设置中的两大形式
许多比赛是以美术纯技能类为主,这一导向与美术新课程所倡导的以提升学生美术素养为核心的理念几乎背道而驰。由于比赛设计者通常不是美术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仍把学校美术教育等同于培养小画家,这是一种狭隘、落后、错误的美育观。遗憾的是,这类策划者手中却拥有干扰区域内学校美术教育进程的大权,使得技能比赛一直沿续至今。
另外,通常学校派出很少比例的学生代表全校去参加比赛,我们将此称之为“参赛对象精英化”。但基础美术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及性的素质教育,其目标是为了提升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而不是极少数学生。
对此类比赛的几点愿景
其实目前出现的美术比赛,教师们几乎都可以通过重构课堂教学方式来开发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美术校本课程,来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学生完全可以在此类课程中习得自身需要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继而促进新课程的改革。而不一定非得设计成比赛,非得比出个你死我活才肯罢休。这种带着“控制”美术教师烙印的低劣管理应该尽早淘汰。以课堂教学的方式来代替美术比赛中的学生学习,会给美术教师们更多的学术化与人性化。
学校美术教育方面的成果也完全可以通过各类专业展馆、或是校际间的相互交流展等形式来向全社会展示。那样更全面,更趋普遍性,影响面更广,更有可能涉及学校里每一位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所学、所想与所得。在此基础上再去评价一所学校在这一方面所取得的整体成绩,就会显得自然而富有灵性。这种质性评价的方式是我们今后力求尝试、实践与倡导的。这与美术新课程非常强调要弱化学生间的学习甄别理念也是一致的。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一定要牢记基础美术教育不是以培养小画家为目标,而是以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为己任。这也是美术新课程改革所强力倡导的颠覆性理念。而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重在通过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科学有序的学科教育来渐进实现,相应部门理应保驾护航、努力呵护,而不该为了彰显自己的行政权限而惯用此类比赛,反而影响基础美育的正常发展。
相反,在美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中,人们却难觅类似比赛的踪影,其通常由社会机构进行策划、组织与管理。同时学校也任凭学生的个人喜好在课外自由参与,学生比赛成绩与学校没有因果关系,美术教师则专注于课堂教学,这样教师们就能力倾工作重心,从而为增进学生的视觉艺术素养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令人欣慰的是,某些地区开始采用美术夏令营的方式把一些活动放在假期,通过教师与学生间自由报名的形式来共组兴趣班等等。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今后会有更多合理的形式来代替传统比赛的新风景。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