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观察】之一:中国本土艺博会发展变奏曲
0条评论 2014-04-20 19:07:26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郭毛豆

艺博会现场.jpg

艺博会现场

3月初国内画廊刚刚集体亮相军械库艺博会过了把国际瘾,5月将至,艺术北京的开启又把众人的目光拉回本土艺博会。落差不可避免,但仅有20年历史的中国本土艺博会还是年轻的可塑的。99艺术网特梳理回顾本土艺博会的发展历程,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期盼新的艺博格局。

前奏 中国艺术博览会“一枝独秀”

中国的首个艺博会是“中国艺术博览会”,它由文化部主办,于1993年在广州诞生。“艺博会”这种艺术品交易模式完全是舶来品,选址广州这座最早对西方开放的通商口岸,应是出于贸易便利与经济繁荣的考虑。然而,仅仅具备外部条件无法实现将艺术品交易纳入规范化管理的目标。

90年代初,中国内地具有规范代理制度的画廊屈指可数,而画廊产业才是艺博会存在的基石。曾任职于中国文化艺术总公司展览中心的董梦阳,也是后来艺术北京的创办者,当时被派往广州参与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的组织策划。他所见到的场景是展场搭建混乱,没有代理画廊的几百个画家带着大包小捆的作品占据摊位,作品用胶条贴在墙上或摆在地上,亲自与买家讨价还价,“乱七八糟像个农贸市场”。组织者的服务也差强人意,宣传主要靠“传销”。与此同时,一家美国画廊带来了包括华裔艺术家丁绍光在内的多位大牌艺术家作品,包装一丝不苟集装箱运输,并且专门请工人摆放。开幕第二天,这家“格格不入”的画廊就失望地撤离了无规则可言的艺术集贸市场。

最早开放与繁荣的珠三角并未让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绽放异彩,随后几年内艺术家个人参展交易,画廊、美术院校和艺术公司混杂的情况依然存在。中国艺博会的先行者不能被视为成功的案例,但它是政府对于艺术市场活动的首次认可。也让最早一批参与者如董梦阳在对比中看到了差距。

发展 三足鼎立,争打国际牌

2004年,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即CIGE在北京举办,率先规范国内艺博会行业标准,摒弃了此前杂乱无章的综合艺博会模式,成为包括香港在内的大中国地区首次明确以专业画廊为参展单位的当代艺术博览会。CIGE的出现也因此被视为中国艺博会发展的新篇章。

也因为创办初期缺少竞争对手,CIGE一开始就大打国际牌,有条件招徕各国对于中国市场有兴趣的画廊,使得它的参展名单上不乏纽约高古轩等老牌国际画廊的身影。据统计,直到2009年第六届CIGE,国际与本土参展画廊的比例都为7:3。因此CIGE自豪地以“立足中国,涵盖亚洲,放眼全球”为口号,并宣称自己呈现了来自世界的大量杰出画廊,吸引了全世界范围的艺术评论家、艺术家、收藏家及艺术爱好者。

曾经参与策划两届CIGE的董梦阳于2006年创办了艺术北京,以北京这座城市命名艺博会,也透露出他推动北京成为艺术中心的理想。艺术北京的目标也在一开始就定为做亚洲最好的博览会,“因为要对得起北京的文化基础”。

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于2007年开始举办,这一艺博会有着意大利博洛尼亚集团掌控的雄厚外资背景,也“空降”了西方艺博会的成熟模式。连续四届都由经验丰富的外籍总监执掌,参展费用甚至以欧元结算,一度以“亚洲高端”自居,也受到业内人士与画廊的追捧。

中国本土艺博会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此成型。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