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支持CCAA十五年艺术文献可视化研发制作
0条评论 2014-04-25 11:24:0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将于2014年4月26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OA)举办“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十五年”大展,展览将成为CCAA从1998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Chronus Art Center)作为CCAA关键的“新媒体研发合作伙伴”,为CCAA通道(WOW)的研发制作提供了全程支持,从而助力CCAA开启15年文献资料可视化工程,对其进行信息分类、分析、关键词提取,并采用多媒体方式与观众互动,更大限度地争取观众的参与,将中国当代艺术奖的研究成果与更多的公众分享。

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从艺术要自由到媒介和个人语言、方法上的转型。展陈这些作品的本身,也包括了对这一历史过程的还原和再解读。如何在时间和人物的双重线索下,构建出既独立又全面的历史面貌,是一件极富意义和挑战的事。新媒体和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以相对平面化、静态化的信息传达方式,赋予展览本身新的观看维度和解读途径。

“CCAA十五年的展览厚重而立体,面对积累了十五年的国际化、学术化的丰富文献资料,策展小组希望这些资料不以传统而是多媒体方式呈现,这对CAC以及CCAA都是一个挑战”,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创办人张庆红先生表示,“…就像2012年当我决定创立CAC的时候一样,我非常清楚我们要面对的就是这种新奇和挑战。要做行业的开创者和领航者,要创建一个艺术、科技、人文相互碰撞交汇的实验基地,专注于新媒体艺术,并从中引发公众对于社会和生活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是创建CAC的原因,尝试全新的展陈方式,进行日常与公共,技术与记忆,美学与数据的话题探讨,而这一切在挑战的同时又如此地另人兴奋。”由CAC支持研发和制作、艺术家周姜和龙心如联合打造的CCAA十五周年纪念展的文献可视化呈现,由两个部分组成:包含四个章节的7分钟可视化展示和现场观众二维码互动系统。作品投影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五层近50米通道两侧,形成“CCAA通道”。物理通道对展览的各个空间进行衔接,而CCAA通道投影则创建一个3D的虚拟空间,观众可以进入,并以交互的方式浏览、研读海量的文献。

在“CCAA通道”里,CCAA十五周年的历史文献被转译成四个视觉章节,通过四种逻辑的结构性叙事阐释CCAA。文献内容既是视觉形态的组成元素,也是传递CCAA讯息的载体。与此同时,观众通过二维码可以对展场内作品进行互动,观众提交的评价将成为CCAA通道的一部分,并与历史上CCAA评委对作品的评此外,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与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Data Art与艺术文献”论坛将于4月27日下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召开。届时,张庆红将与乌利·希克(Uli Sigg)、李振华、周姜杉(WOW艺术家)、龙心如(WOW艺术家)、颜晓东、刘栗溧等共同出席并探讨艺术文献可视化的议题。

编辑:admin

声明:该文章为99艺术网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