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平代为宣读廖静文女士的贺信
2014年4月26日,“神骏踏春又归来——徐悲鸿在四川”绘画精品展在成都武侯祠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文联、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主办,展览集中呈现了近现代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经典作品30余件。除此之外,展览还特别得到了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的授权,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庆平更是亲临现场支持本次绘画精品展的开幕仪式。
近现代艺术大师徐悲鸿,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骏驰的“奔马”形象作为其最具代表性的创作典范,早已深入寻常百姓心中。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张忠义先生在开幕式致辞中谈到,徐悲鸿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天资聪慧而又勤奋好学,不但饱含家国情怀,更有世界眼光,他承传统、法自然、师西方、开新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油画融合并创新,他的艺术成就可谓是无人能及的。
为了此次展览能够顺利在蓉举办,主办方早在去年十月就已开始筹备,北京徐悲鸿纪念馆特别甄选了34幅徐悲鸿先生的画作精品,并由徐悲鸿之孙徐冀先生亲自密护,与4月22日上午秘密抵达成都,为了对先生的作品不受损害,主办方对展览场地做了严格的设施要求及安保措施,经多方考究后,展览最终完美呈现。
34幅徐悲鸿先生的参展画作包括25幅国画、3幅油画、5幅素描、1幅水粉,作品涵盖了其1931年至1953年的重要创作,其中,部分作品如《巴人汲水》、《青城山道中》等,都是关乎家国存亡、真实描绘再现巴蜀人事的经典之作,而取材于屈原的《九歌》所作的《山鬼》、《国殇》更是其创作于青城山的重要作品。徐悲鸿先生曾与妻子廖静文在成都生活多年,他的艺术创作也与巴蜀人事结下了不解的渊源。
捐赠作品《奔马》复本 由廖静文亲笔签名
廖静文女士每每回忆她与徐悲鸿先生的往事时,总会念叨:“成都生活是我与悲鸿最快乐的时光。”由于前段时间,廖静文女士不小心摔伤了腿,不便于行动,很遗憾她没能亲临现场参加“神骏踏春又归来——徐悲鸿在四川”绘画精品展开幕仪式,但廖静文女士仍然很关心先生在蓉举办的本次展览,并特意写信交予儿子徐庆平代为阅读以表对展览的关切。此外,徐庆平还特意向武侯祠美术馆捐赠了一幅由廖静文亲笔签名的《奔马图》复本。
徐庆平先生作为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在他看来,父亲在青城山时期的创作,是其艺术生涯中的重要时期。据徐庆平介绍,昨日,他与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张忠义等人,一行来到青城山,对徐悲鸿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进行了考察研究,70年前,徐悲鸿与妻子的第一张合影就是在这里留下的,在他们合影处的一颗古老银杏树,曾作为描绘对象,被徐悲鸿画入作品,在徐庆平看来,这幅银杏树也是父亲画的最好的一颗银杏树。
成都市文化局局长王进女士在开幕中谈到,值此甲午马年之际举办“神骏踏春又归来——徐悲鸿在四川”绘画精品展,也是对悲鸿先生艺术创作的回顾。本次展览也是继1993年徐悲鸿纪念馆在蓉举办的徐悲鸿主题画展之后,时隔20年,先生的精品画作再次入川与公众见面。
展览开幕后,主办方还在武侯祠博物馆举办了《徐悲鸿艺术的人文思想》、《书画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系列学术讲座。据悉,展览将从4月26日持续到5月10日,展览地点:成都武侯祠美术馆。
编辑:陈伟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