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稚柳《拒霜沙鹭》北京歌德 2011秋拍拍品
购藏群体与书画的作伪
作为海派书画的代表人物,谢稚柳的作品一直备受藏家关注。从藏家层面来看,近几年,谢稚柳作品的收藏主要还是以国内买家为主。目前各地都有收藏谢稚柳作品的藏家,高中低端都有,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群体:上海本地的藏家,其中包括资深的专业收藏家或收藏机构,以及跟谢稚柳有关的家人、学生、朋友;来自台湾、香港等地的藏家,他们购藏谢稚柳书画比较早,系统性高,是目前值得重视的收藏群体之一;谢稚柳的家乡常州也是收藏的主体区域,常州的藏家或部分企业家也热心于本地画家谢稚柳作品的收藏。
由于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收藏谢稚柳热”,使得谢氏画作频频高价,随之而来的是伪作泛滥,但由于谢稚柳笔墨功力深厚,一般作伪较难。然在巨大的经济利益推动下,造假者借助现代数码技术,先用电脑扫描,再制作赝品,故而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较高水准的伪作,使藏家难辨真伪,造假者得以蒙混过关,赚取暴利。许多知名的拍卖行中都曾有伪作出现,简直令人防不胜防,值得引起藏家的重视。
那么, 谢稚柳伪作出现的主要区域在哪里呢?谢稚柳弟子、上海大学教授徐建融表示:“谢稚柳作品的造假,主要集中于江苏、上海两地。江苏多造假其‘工整’的早期画风,上海多造假其‘放浪’的晚期画风。究其原因,在江苏一带,不管苏州也好,扬州也好,久有造假‘传统’,而且是造假工整一路的画风,尤以“苏州片”最为有名。凭借这‘传统’的优势和资源,它们自然倾向于造假谢氏的工整画品。而上海人精明,最怕吃苦,由于仿造其放浪的画风相对容易且省力,所以选择了造假谢氏放浪的画品。”
此外,关于谢稚柳的人物画,比如佛像画,鉴定的要点不在于造像的外在造型,主要还是在于笔墨线条的性格。至于色彩的运用,谢稚柳使用的都是上等的矿物质颜料,如石青、石绿、朱砂等,而伪作或有使用锡管颜料的,较容易辨认。
谢稚柳的花鸟画鉴定较为困难。此类画作画风十分多变,一种完全学陈老莲的面貌,但变其清冷为温和;另一种为宋人笔意加写生风格。从市场上流通的的谢氏各种题材、画风的伪作来看,以造假陈老莲作风的水平为最高,也最难鉴定,而着眼的要点还是在于笔墨的性格,尤其是山石、枝干上浓墨的苔点。若为真迹,则苔点是率意的、活的;若为伪作,则苔点是刻意的、死的。
对于其书法的鉴定,谢稚柳之子谢定伟说:“在看他的书法时,不仅要看字的大致形体,还应该仔细看每个字的走势,在自己的脑子里依每个字的走势写一遍,好像自己拿着笔,以父亲的习惯来重新写一遍。有些伪作大致形体是写得比较像,但是笔势的走法生硬、转折不到位都能暴露出来。”
作为近现代海派著名画家的谢稚柳,从民国时期就已十分出名,他自1942年下半年开始直至“抗战”结束,四年时间里每年都举办一次画展,轰动一时。当年做画展是连展带卖,每一次展览其作品都销售一空,可见受欢迎的程度。时至今日,更是达到了其应有的价值。
到目前为止,谢稚柳的书画市场出现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可喜局面,看其发展势头仍有潜力。谢稚柳书画的“投资收藏热”在提高“海派”书画艺术地位的同时,也打开了艺术品市场的局面。若藏家资金充裕,投资收藏其书画作品时,必须注重作品的精品化与稀缺性概念,因为质取于精,也更因为物以稀为贵。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