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青花胭脂红料双凤戏珠纹龙耳扁壶 1.24亿港元 香港佳士得 2010年秋拍拍品
精品策略 藏家专场力推霸主地位
瓷器作为古董珍玩门类的重要板块,内地企业多将其并入整个门类专场进行拍卖,如“古董珍玩”、“瓷器工艺品”等。但作为业内瓷器市场的领航者,香港苏富比则多有讲究,除了常设的古董珍玩专场外,还多以收藏家命名专场对中高端瓷器市场进行分门别类,如在2010年秋拍带来彩瓷市场顶峰的“清乾隆 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与“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槌瓶”就均出于“彩华腾瑞——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专场。此年该专场推出的13件拍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更是高达6.66亿港元,缔造了清代瓷器专场迄今为止难以逾越的高峰。而在紧随其后的2011年春拍,“玫茵堂藏瓷”作为香港苏富比的品牌专场登陆中国瓷器拍卖市场,此年春拍,“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晚间拍卖会首次亮相就收获3.99亿港元,其中“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棱口洗”与“明洪武 釉里红开光式‘寿鞠图’棱口折沿大盘”分别以5106万港元与4098万港元位居专场前两位,大幅拉动了明代瓷器的价格。同年秋拍,“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再次斩获5.59亿港元,全场拍品价位高涨,除了前述的“明永宣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夺得魁首外,一件“清乾隆 粉彩九桃天球瓶”也获得9026万港元的高价。2012年春拍,香港苏富比除了推出“天青宝色──日本珍藏北宋汝瓷”单品专场外,“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三”全场更是收获3亿港元。此年秋拍,香港苏富比连续推出“敦朴涵芳:胡惠春旧藏清代单色御瓷”、“妍泽凝辉:张永珍博士雅藏清瓷选萃”与“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四”三大专场。然而作为瓷器市场“风向标”的玫茵堂珍藏此年秋拍遭遇滑铁卢,全场仅成交9480万港元。但“胡惠春旧藏清代单色御瓷”专场却获得八千余万港元的业绩,全场12件拍品悉数成交。玫茵堂的下滑态势延续到去年春拍, “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五”仅获得7767万港元的总成交额,以至于去年秋拍香港苏富比暂停玫茵堂专场拍卖。但推出的“古城雅韵:京都珍藏清代御瓷”却收获颇丰,全场六件拍品斩获1.5亿港元,其中“清乾隆 豆青釉浮雕瑞蝠双鱼‘百寿’图如意耳瓶”以8860万港元问鼎。今年春拍,面对精品稀缺的市场现状,玫茵堂与日本藏家同时发力,虽没有以往大量精品的推出,但两件过亿元珍品的问世也足以见得两家委托方对香港市场的重视。而更有趣的是在常设的“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中,一件“清雍正 斗彩鸡缸杯(一对)”以3316万港元的高价位居全场第三位,与明成化斗彩鸡缸杯遥相呼应。
纵观香港苏富比近年来瓷器专场的设置,市场细分是其一大优势。这种细分在于对中高端瓷器的针对性,使其高价位的瓷器拍品多出自单独专场或是以收藏家命名的专场中,而玫茵堂的几乎连续六期的御瓷选萃专场与其它藏家专场更是相得益彰,共同构筑了香港苏富比在中国瓷器拍卖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