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 饮马图卷(局部) 元 纸本 水墨 纵25厘米、横59.8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赵孟頫 行书秋声赋卷 元 纸本 纵35.7厘米、横182.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编者按:4月18日至5月18日,由浙江省博物馆与辽宁省博物馆共同推出的“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珍品特展”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浙博武林馆区展出,一幅幅国宝级书画珍品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前往参观。在展出的36件(组)作品中,主办方特意策划了一个以元代画坛的领军人物赵孟頫为核心的独立单元,展出了他的《心经册》、《归去来辞卷》、《秋声赋卷》、《饮马图卷》、《吴兴赋卷》5幅书画作品 ,本报特邀国内研究赵孟頫的专家任道斌教授,为广大读者从书法、绘画两个方面剖析赵孟頫的艺术成就。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
自5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初学书法以王羲之《兰亭集序》、智永辑王羲之《干文》为宗,后学王献之、钟繇、李邕、宋高宗等,泛览百家,而一直以二王为本,追溯东晋之风。在赵孟頫的大力倡导下,宋代以来苏、黄、米、蔡“书札体”独领风骚的局面得到改观,王羲之不激不励、秀丽平正、蕴藉沉稳的平和书风得到复兴。
在“赵书”各体中,成就最大者当首推行草,传世最多,对后世影响也最大。他的行草直入右军之室,形聚而神逸,秀美潇洒,宛若魏晋名士,风流倜傥,传世《归去来辞》(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兰亭十三跋》(现藏日本高岛菊物次郎氏)、《赤壁赋》(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可窥见一斑。他的草书纵横放逸,得心应手,气韵高古,笔法精熟,却无草率之弊,于其尺牍中可见之,有《与中峰明本书》、《与鲜于枢尺牍》(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等。
赵孟頫的楷书作品亦很精彩,其中小楷尤为世人所重,书写佛、道经卷,儒学名篇,往往首尾万言,而字字结体妍丽,落笔遒劲,流畅绵延,气韵生动如一。有《法华经》、《心经》(现藏辽宁省博物馆)、《道德经》、《洛神赋》(现藏故宫博物院)等传世。赵氏的大楷则绝去唐人颜、柳顿挫之笔,而增以飞动之势与峭拔之力,风姿流动,深得晋人灵髓,如《胆巴法师碑》、《仇锷墓碑铭》、《故总管张公墓志铭》(现藏故宫博物院)等。
在赵氏所擅各体中,章草颇见特色。他主要临写《皇象急就章》,虽从刻帖中来,但由于其熟谙二王法度,故所作《急就章》(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毫无枣木之味,用笔刚劲有力;晚年所书,杂以苍茫,高雅古朴。虽然赵氏之章草与汉简章草朴拙之风不同,但从文人书法角度审视,其章草则有潇洒、精巧之风,颇具创意。他所写的《绝交书》、《酒德颂》等行草书中,亦融入许多章草笔意,成为康里子山、俞和、宋克等元明书家秀逸章草流派之嚆矢。
赵孟頫还善于篆书,古朴大方,却不失典雅秀丽,将金石之味与笔墨之趣融为一体,如《故总管张公墓志铭》等;其隶书法梁鹄、钟繇,肥瘦得体,平稳而蓄有灵动,舒展而富有筋骨,在《六体干字文》中即可领略其隶书散朗而端庄之风韵。
综观赵氏书法,始终有遒媚、秀逸之特色。他在追取古人法度中,不论师法何家,都以“中和”态度取之、变之,钟繇之质朴沉稳,羲之之蕴藉潇洒,献之之流丽恣肆,李邕之崛傲欹侧,皆能融入其笔端,但华美而不乏骨力,流丽而不落甜俗,潇洒中见高雅,秀逸中吐清气,这是赵氏深厚的功力、丰富的学养、超凡脱俗的气质所致。明人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称他为“唐以后集书法之大成者”;王世贞在《弇山堂笔记》中称他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这都并非虚言。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
在绘画上,赵孟頫是元代的泰斗。人物、马牛、山水、花木、竹石、禽鸟,各种题材,下笔皆成妙品。犹如学习书法一样,他学画亦是在复古的精神下博釆众长,而后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书法、诗文、音乐、鉴赏和考据诸方面的学养,以及奔走南北的阅历,对他绘画风貌、艺术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孟頫在绘画中融入诗文,寄托了人文精神,既加深了中国绘画的文化内涵,又拓宽了文人表达思想精神的领域,对尔后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他也被后人称作“敞开文人画大门”的关键人物。
赵氏在其绘画中传达的人文精神主要有两方面,即忧国忧民的入世思想和人格独立的出世思想。亦即“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这种矛盾而统一的心态,一直伴随着他,成为其创作的不尽动力。赵孟頫擅长人骑图与竹石图,兹就此来探窥他在绘画中所阐扬的人文精神。
在赵孟頫传世的绘画作品中,以人物与鞍马,或人骑图为题材的比重最大,据刘龙庭先生统计,见于著录者即达百件之多。以技法而论,赵孟頫的人物鞍马,主要继承唐人传统,具有刚健、华美的特色,工写结合,设色高雅。在学唐人以复古的基础上,他还从技法上予以创新,如元贞二年(1296年)所作《人骑图》(现藏故宫博物院),以及《人马图》(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画面突出人物和马,而不画背景;人物的衣服用朱色染出重彩,但面部与手皆以赭色杂入朱色而傅以淡彩;马匹以细墨线勾勒,再以墨色烘染后傅以极薄的淡彩。这种舍去背景之法源于唐人韩干《牧马图》,而重彩与淡彩兼施,层层渲染,以增强质感,则是赵氏较韩干有所创新的。
赵孟頫的人物与鞍马图不仅以高超的技能给人以形象美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往往在这些母题的绘画作品中寄托着自己的思想情绪。赵孟頫笔下的马,雄姿英发,皆有千里骏马之相,有许多马则是拟人的,是赵氏人才自许的象征,流露了他的儒家行义达道思想及怀才不遇情感。
赵孟頫还创作了大量的竹石图,除以书法入画外,赵氏在图中寓以高风亮节、独立自由的含意。他在仕元之后因不受重用而十分尴尬,有“在山为远志,出山作小草”的悲叹。过去和他漫游林泉的士子,曾劝他不要入仕元廷的朋友,也因此而对他产生看法。赵孟頫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向友人申明,虽然人仕元廷,但并没有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而是依然保持着廉洁与正直,事实上他还和权臣桑哥展开斗争,最终将残害江南百姓的桑哥赶下了台。因此他要努力表白自己的清高,自省独立的人格,弥补仕元后带来的遗憾。他取“不改柯、不易节、虚心踏实”的竹子,及独立坚强的形状美丽的太湖石,来作为自己精神的象征。
此外,赵孟頫的山水画,大致有仿古与创新两类,前者如《吴兴清远图》、《洞庭东山图》(现藏上海博物馆)、《鹊华秋色图》、《江村鱼乐图》(现藏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等,后者有《重江叠嶂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茅亭松籁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水村图》(现藏故宫博物院)等。而且前者所写山水,大致以实景为题材,后者所写山水,大致以虚景为题材。在绘画风貌上,他的山水作品并无一贯的作风与格调,而是在追求广泛的古意,追求集大成的古意,汲取多方面的艺术营养,并融以自己的创新成分。同时力图以深秀、苍润、含蓄,来改变南宋刘、李、马、夏以斧劈皴、墨块为特征的挺拔刚健的画风。赵孟頫的山水画,虽然每幅的面貌技法不尽相同,但他注意研究传统,重视师法自然,而又在作品中寄托自己的江湖之思和笔墨创意,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的情感,则是前后一致的。他的这种探索与尝试,为整个元代山水画风格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赵孟頫的绘画具有丰富的美学技巧涵盖,面对拘于形似的职业正规画,它揭示着士夫的寄兴写意精神;面对高人胜士的游戏翰墨,它又强调着绘画本体的功力修炼;面对严酷的技术标准,它关注着简率萧散的意兴;面对缺乏规则的竞争,它呼唤着传统价值的回归。从这些多元的表现上,我们可以看到赵孟頫绘画艺术的完美性。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