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静观-历代造像及铜炉”是广东地区首次专业的、系统的、成规模的专场拍卖,精心挑选了来自西藏、内地、尼泊尔等不同地区75件具有代表性的宗教艺术珍品,将以造像艺术在不同时期、地区的发展高峰为主线,推出具有重要宗教、艺术、文化价值的造像精品,以呈现出汉藏两地各个时期重要风格流派的艺术风貌,可谓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值得广大藏家珍视!
拍品推介:
明代 铜鎏金关公坐像
H:50cm RMB:1,380,000-1,800,000
此尊关公像形体硕大,头戴双绦软巾,丹凤细目眉角上挑,五缕美髯垂落胸前。面容饱满,仪态威武庄严。关公身穿朝服,宽袍大袖,袍服上雕刻牡丹祥云纹,朝服下摆錾刻寿山福海纹饰。衣纹华丽,工艺繁复,关公双手于胸前持笏板,足蹬云头朝靴。气宇轩昂,神情肃穆。垂足端坐于四方须弥台座,台座底沿錾刻宝相花纹,两侧雕刻宝相花、莲座等纹饰。原装封底。此尊关公像不着铠甲,呈文像,却于静谧中透出威严。造像整体保存良好,金水色泽熠熠生辉,工艺精湛,刻划细腻,体型硕大,铸造成型实属不易,實為罕見传世之珍品。
关羽倍受中华文化历代推崇,佛教把他作为护法神“伽蓝”供奉;道教尊他为“翊汉天尊”;儒家把关公当作《春秋》大义的践行者,把他“圣”化;皇家封侯、封王、封帝,在不断升温的敕封中,关公成为维系皇权、神权、伦理纲常的万能神灵;军人把他尊崇为战神、武神、保护神;商界把他捧为“财神”如此等等,成就了关公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神灵”。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内,有塑于清乾隆五十三(1788年)年的关公坐像。身穿朝服,手持笏板正襟危坐,与此件形制极为相似。
明中期 释迦牟尼诞生像
H:83cm RMB:680,000-850,000
来源:广州市文物总店旧藏
释迦牟尼为佛教创始人,原名悉达多o乔达摩,成佛之后被称为释迦牟尼,意指大彻大悟之人。释迦牟尼经“兜率天降生”、“白象入胎”、“住胎说法”,最终从摩耶夫人“右肋降生”。佛经称,悉达多太子降生后走了七步,步步生莲花,随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是释迦牟尼普度众生发出的庄严宣言。诞生像即来源于此传说。
佛像跣足站立于束腰仰覆式莲花座上,额际宽广,眼睑低垂,表情深沉庄严。上身袒露,体态丰腴,左肩斜披帔帛,垂至胯部,于身后盘结。帔帛满工穿花云龙纹,龙具五爪,造型粗犷极富动感。并錾刻“比丘心耀”楷书四字。字体疏朗,结字古拙。佛陀右手上举竖食指作威慑印,左手自然下指呈驻法印。底部束腰莲花宝座,莲瓣挺拔饱满,瓣尖处有如意头装饰。此种表现手法多见于明代宫廷莲座装饰风格。此铜像铸造工艺精湛,色泽古朴沉稳,包浆厚重温润,作品呈现出神圣庄严的气势,具有明代佛造像典型特征。日本东京新田氏收藏一尊,明天启四年(1624年)的诞生佛立像,高度为56.8公分。此件不带莲座高度已有67.5公分。尺寸硕大,结合五爪龙纹与莲座的装饰特点,推断此像为明代皇家宗庙所供奉,实属罕见。
15世纪 铜鎏金大日如来
H:26cm RMB:150,000-200,000
此尊铜佛是藏传佛教修行瑜伽根本品的主尊佛像,分别为:智慧毗卢佛、金刚界佛、度生佛、成就佛、能胜三界佛、最上功德佛、密德文殊室利佛、法界妙音自在佛和九顶佛。其中智能毗卢佛居中,其余八佛分别位于左右。
大日如来四面双臂,每面均呈寂静相。头戴五叶宝冠,发髻高耸。面庞圆润,宽额高鼻,弯眉细目,面相肃穆沉静。袒上身,佩戴项链、臂钏,下身着裙无衣纹起伏,仅裙沿装饰联珠纹。双手结禅定印,手心上置法轮(已佚)。结跏趺坐于双层莲座上,仰覆莲瓣层次丰富,花瓣劲挺饱满。造型端庄,錾刻细致,鎏金匀厚,色泽华美,工艺精湛。
15世纪 铜鎏金阿閦佛
H:27.5cm RNB:300,000-500,000
此尊阿閦佛红铜鎏金。佛陀额际宽广,肉髻高拱,螺发排列规整。眉如初月,双目微敛,嘴角微微上扬。身着袒右肩袈裟,薄衣贴体。袈裟端头衣纹如同鱼尾,衣缘处錾刻芥子纹,这种纹饰在尼泊尔风格的造像上经常出现。袒右肩,胸臂健硕,富有健康气息的肌肤质感饱满。左手施禅定印,右手触地印,全跏趺于双层莲花宝座之上。台座上下层各镶一圈联珠,束腰深厚呈锐角状,莲瓣挺拔饱满,瓣尖微卷上翘。释迦牟尼肌肉丰满,轮廓分明,造型端庄工艺精湛。实为一尊富有尼泊尔风格的精美造像。
明崇祯 冲天耳铜炉
D:8cm RMB:300,000-500,000
夫铜炉者,古之敬神礼佛之器,文房雅玩之宝。庙堂有好炉,方见人之至诚;居室有雅炉,才显士之脱俗。观铜炉:玉毫金粟,红榴甘黛;珠光宝色,雍容典雅。视之使人神清气爽,抚之令人心旷神怡;个中精妙,只言词组难以言及。
其二,乃为炉之坚韧。是炉取天地之精,历烈火熔炉,经千锤百炼,致入手沈稳凝重,手感细密光洁,叩击声音清脆,亦非凡品。
其三,炉之精妙。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此炉遍身赤金霞片,内入身骨,外现瑰丽,盈实之余,光辉四溢,似皓月朗星之清辉,光华微微,淡淡穆穆,奇妙无穷。
其四,炉之清雅。若此炉端正于几案之上,相伴琴书,可寄情松月,或下访梅竹,其情隽永,其意深远。此件铜炉兼具四德,首入眼帘,乃为炉之端正。其对称冲天耳,敬天法祖;圆鼓身腹,充盈丰润;三乳足落位扎实,简明精到。由此三,炉之气度尽出,不偏不倚,浩然正气!此炉体量虽小,盈手可握,然入手沉坠,轻扣之,其声清越,足见铜质精良。铜炉呈栗壳色,宝光熠熠。底部刻有 “崇祯辛巳中春” 六字隶书款,雄秀端庄,神韵超逸。为铜炉中难得之妙品。由此赏玩,此炉之精妙尽出,品评赏鉴,自有心得!
冲天耳,又称“朝天耳”,此耳只用以搭配乳炉。这种炉是仿自宋代官窑成品的款式,哥窑中也曾出现此款,其样式颇为典雅。冲天耳即崇敬上天之意,因而帝王往往将其置于最重要的议政厅,御书房中亦有摆设,更用以分赐诸王,足见皇室对此款炉的重视。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