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拍市场:数据显示呈下滑趋势
0条评论 2014-08-21 10:39:50 来源:中国证券网 

雾霾笼罩的日子,总期盼阳光普照。

三月以降,捷报迭传,皿方罍、蓝地白龙盘、定窑大碗、张晓刚《大家庭三号》、成化斗彩鸡缸杯、芭芭拉·赫顿的翡翠项链,乃至法国克劳德·莫奈的《睡莲》、英国弗朗西斯·培根的《约翰·爱德华兹肖像三习作》、美国安迪·沃霍尔的《小电椅》,接二连三诞生的天价、西方艺术大师作品及背后的中国买家,刺激着市场有些麻木的神经。乐观情绪弥漫开来,“亿元时代回归”“明清瓷器受追捧”“当代艺术重新崛起”“国际艺术品市场的中国身影”跃上版面、网页和荧屏,飘过人们的眼前、耳畔,搅得艺术品市场水波涟涟。

个案不代表普遍,严谨的市场判断,应是综合判断的结果。信心确实比黄金重要,但信心不能建立在盲目基础上。

数据不给力

数据是认知的基础。虽然数据并不意味着绝对真实,却是通往真实的必由之路。

各大公司的成绩单可圈可点。香港佳士得14个专场30.14亿港币,香港苏富比16个专场34.18亿港币,中国嘉德43个专场22.52亿元,北京保利60个专场27.72亿币。只是,成交额还低于各公司的历史高点,尤其大陆公司有一倍以上的距离。

这四家公司2014年春拍标的总计约2.44万件,成交总额约101.34亿元,标的和成交额的同比(较2013年春拍)实现了正增长,成交额的环比(较2013年秋拍)有12.34%降幅——中国嘉德和香港苏富比的庆典效应是重要原因。

中国书画标的同比增长25.49%,环比下降1.22%;成交额同比下降8.63%,环比下降4.35%。其中,古代书画标的同比下降6.56%,环比下降7.34%;成交额同比下降25.07%,环比下降6.32%。近现代书画标的同比增长了35.09%,环比下降1.53%;成交额同比下降5.48%,环比下降2.37%。当代书画标的同比增长33.28%,环比增长11.35%;成交额同比下降1.04%,环比下降8.76%。这说明,中国书画板块特别是古代书画成交平淡,甚至有恶化迹象。当代书画现疲态,以量取胜。在这一年半的三季拍卖中,近现代书画牢居主导地位,古代书画占比变化不大,但本季古代书画标的量为最低,且当代书画标的已超过了古代书画,成交额约相当于古代书画的六成。

瓷器工艺品标的同比下降6.13%,环比下降28.29%;成交额同比增长4.06%,环比下降10.77%。这一板块的标的缩减较大,但整体行情平稳。

油画雕塑标的同比增长13.63%,环比下降5.70%;成交额同比增长18.76%,环比下降33.75%。成交额波幅远大于标的投放量的变化,折射出行情尚未企稳。

三大板块成交额在总成交额中的比例,中国书画板块40.83%(若单独计算两家大陆公司,占比达64.29%),同比减少三个百分点,环比增加三个百分点;瓷器工艺品板块占比19.29%,几无变化;油画雕塑板块占比18.21%,同比增加三个百分点,环比减少六个百分点。显示出瓷器工艺品板块稳健、油画雕塑板块波动的情况。

最能反映市场真实的成交均价,香港公司远高于大陆公司,且均较高点有20%至50%以上的差距。

编辑:陈荷梅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