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探存真”中国画展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
0条评论 2014-05-23 15:38:56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陈倩华

静探存真——李凤龙、方政和、李雪松、孙震生中国画展

静探存真——李凤龙、方政和、李雪松、孙震生中国画展现场

2014年5月23日上午10点,由北京画院主办的“静探存真——李凤龙、方政和、李雪松、孙震生中国画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中国工笔画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肖玉田等人出席开幕式。

李凤龙、方政和、李雪松、孙震生是北京画院2011年聘用的签约制画家,此次展览作品是他们进入北京画院三年以来的艺术成果,经过精心的准备及创作,集中展示回馈社会。

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

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

王明明院长在发表致辞时表示,看到四位画家三年来的进步非常激动。北京画院在人才引进方面开放性很强,不看重学历,而注重综合素质、可塑造性及发展潜力。他表示,北京画院挑选的是有棱角的、有自己艺术风格的、是对传统敬畏的、在传统中能找到宝物的、有悟性的艺术家。“我们就是要从社会上选择不同背景、不同风格、不同样式,而且能够潜心作画的艺术家。我们很多艺术家不受商业影响,他们不去走穴,踏踏实实去做。他们很多也不是市场的宠儿,可是我觉得他们是有价值的。”

此次参展的四位画家都是七零后的艺坛新秀,各有千秋。李凤龙并没有科班学历,但却具备很高的综合修养,画、印、诗、书都有所涉,工笔、写意皆能为之。他一直浸沉于传统世界当中,个人性格及生活状态也颇有些含蓄、内敛。他的画充满古意,强调情趣,擅于造境,作品当中似乎带有一种宗教方面的思考,有很强的感染力。

方政和出生于福建,自幼好涂鸦,有很好的艺术感觉,接受过系统的学院教育。看方政和的作品会发现,虽然皆为花鸟,但无论在取材、形式及表现方法上都具有一种“开放性”,能明显地感觉到他是有意识地做出这样选择的,这并不是“撒大网,广捞鱼”,而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路子修宽,拓展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避免过早“结壳”,束缚手脚。

李雪松毕业于中央美院,是东北人,性格当中流露出一种直爽与豪放,这种个性在他的作品当中有很明显的表现,绚丽斑斓、生机勃勃。李雪松能画大幅作品,这挺不简单,因为大画创作不但要求要有很强的表现能力,还要具有对画面的驾驭能力。当然,大画并不是小图的机械放大,大画一定要避免空洞,要有丰富性,要有精神内涵。为了对花鸟进行近距离体察,李雪松养鸟栽花,这对他创作是有很大益处的。

孙震生是这四位画家当中最小的一位,但却已画得颇具面貌了。他有扎实的造型及表现能力,在作品当中追求对人物对象生命状态的关注及表现,这一路最终要画出来其实很难的。随着他学养、眼界的不但提升,对人生的理解自然会不断发生变化,视野也会更为开阔一些。孙震生的作品曾获得过全国美展金奖,这是对一位年轻画家创作的肯定。他自己能正确地看待这样的荣誉,始终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知道前方的路还很漫长。

画家方政和

画家方政和

方政和作为艺术家代表在开幕式现场作了答谢词,他表示感觉到了北京画院之后,画画有了“胆量”。“进了画院之后,我们四个人从此安下心来,擦亮自己。可能我们长不成高树,我们长成灌木,或者成为一颗小草都没有问题,只要有北京画院这么好的阳光雨水,还有这么好的生态,我想我们会一步一步长大的。”相信等待他们的将是新的人生历程。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28日下午13时。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编辑:陈倩华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