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中期 羊肝玛瑙雕胡人献宝鼻烟壶 H8.0cm
烟壶呈扁瓶形,直径圆口,丰肩厚体,壶体丰满壮硕,下承椭圆形圈足。烟壶以羊肝玛瑙为质,一面光素无纹,质地匀 净,另一面,作者巧妙运用其天然黄褐色俏色,镌刻了一名骑着骆驼的蒙古族人物肖像,其头戴暖帽,一手持缰,嘴上叼着旱烟袋,骑在前行骆驼的驼峰之间,正面带微笑,侧目望着左后方的雄鹰。骆驼足下,数道阴刻表现了呼啸的北风和远隐的山形。作者巧妙的利用玛瑙天然的黄褐色俏色,在本为灰绿色的基础上表现了主体人物的奇巧之处。图案造型写实,人物骆驼生动传神,图案色泽明艳,引人注目。除此之外,壶体其余部位光泽似镜。烟壶体型硕大,体态丰腴饱满,加之雕琢精细光洁,赏玩于手心,令人爱不释手。此类烟壶带有浓郁的西域特色,据研究者鉴定,其中有许多当出自西域玉工之手,装饰手法多为剔地隐起并在局部刻以阴线,整体形象比较写实、造型丰满大气、生动传神。带原配红珊瑚盖。
同类可参见:北京远方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2年秋季拍卖会《盈握烟霞—鼻烟壶专场》编号0213号标的“羊肝玛瑙雕蒙古族人物鼻烟壶”,当时以43.7万元人民币成交。
清 乾隆 玛瑙巧雕五毒图鼻烟壶 H6.2cm
烟壶呈扁瓶形,直口圆口,椭圆形圈足。壶身通体高浮雕,雕工带有鲜明的苏作特点,壶身浑厚饱满,取褐色、糖色双色玛瑙,巧雕五毒图,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此器将俏色运用到位,把玩于手中,着实秀美可人,加之寓意吉祥,愈发不可失之。带粉色碧玺圆盖。明清的雕琢工艺在发展过程中,因为地域、风俗、文化等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京作、苏作、扬州工、西番作等。当时苏作工艺的影响力较大,代表着南方工艺,又称南方作。清代乾隆时期苏作工艺达到鼎盛,苏作鼻烟壶也成为各地要员仅供给皇帝的贡品,“良材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就是那时真实的写照。五毒者,指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五种毒物,民间以之为纹,有驱害避祸之意。
墨彩龙纹鼻烟壶 H5.1cm
烟壶呈瓶形,敞口,束颈,圆形圈足。壶身瓷质,瓷胎细密,釉色糯肥,壶身墨彩绘云龙纹,图中云雾萦绕,龙目瞪浑圆,张牙舞爪,穿梭在云雾之中,气势恢宏。纹饰刻画精细,尤其是龙鳞、龙须等刻画细致传神,云雾刻画简洁明了,疏密有致,繁简对比明显,更显龙纹的气势之威猛。底署矾红彩“大清道光年制”六子篆书款。墨彩,瓷器装饰彩品种之一,是以黑色为主,兼用矾红、本金等彩料在瓷器上描绘图案,经彩炉烘烤而成。浓黑如墨的彩料或深或浅、或浓或淡的与如雪的白釉相互映衬,颇有传统的水墨画效果,因此又有“彩水墨画”之美称。此壶造型规矩,绘有墨彩五爪龙纹,又署有六字矾红篆书底款,可判断其地位的极高,当属清宫内府所制,实为难得。配有原底座和原木盒。
清 乾隆 霏雪地套红料海屋添筹鼻烟壶 H6.9cm
烟壶呈扁瓶形,直径圆口。溜肩,椭圆形圈足。壶身菲雪地套红色玻璃,通景雕“海屋添筹”图,图中浪花和锦鲤吐云雾分别托起一亭阁,一只仙鹤衔筹而至。“海屋添筹”寓意“添寿”之意,传说海上有一楼,楼内有一瓶,瓶内储存有世间人们的寿数,如令仙鹤衔一筹添入瓶中,便可多活百年。此器,菲雪地半透不透,外套红色玻璃,光泽鲜亮,似红色宝石一样,耀眼夺目,亭台楼阁雕刻精细,锦鲤和仙鹤动态把握准确,鳞片和羽毛刻画一丝不苟,栩栩如生,颇为生动,壶底被套红玻璃海水纹包裹,海水纹雕刻精细,密而不乱,层层有序,如此精工细刻,非一般民间工匠所为,应属于宫廷御制,弥足珍贵。带翡翠盖。
参阅:SOTHEBY‘S Important Chinese Snuff Bottles from the Kardos Collection,immediately followed by Snuff Bottles the property of various owners NEW YORK Monday,July 1ST,1985,编号26.
来源:古河林业株氏会社-古河润一(社长)
白玉开光雕三羊开泰、耄耋图鼻烟壶 H5.2cm
烟壶呈扁瓶形,直径圆口,椭圆形圈足。壶身以上等和田白玉为质,玉质细腻温润,凝如白脂。壶身两面开光,一面浮雕三阳开泰图,图中三只山羊,或抬头,或低头食草,或平视远方,形态各异,造型精准,耐人寻味。“三阳开泰”寓意吉祥富贵,意义内容极好。另一面浮雕耄耋图,图中雕一小猫回首仰望着上方飞来的蝴蝶,欲想仰身逗蝶。旁边芭蕉,山石为衬。静中有动,相得益彰。古人常以牡丹、蝶、猫之图组成图案,赠送老年长者,取其富贵、长寿之意。 此烟壶当属清宫造办处所制,其玉质材料绝佳,构图和谐,雕工细腻,画面寓意吉祥,加之器型大小得体,正好盈握于手中,可谓集材料、工、寓意等等集大成的鼻烟壶,极为珍贵。
参阅:《故宫鼻烟壶》,国立故宫博物院,主编:张临生,页183,编号211.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