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油画市场稳健 精品依然备受关注
在油画雕塑专场(二)拍卖中,精品仍是市场及藏家不断追求的目标,也反映出市场的“不差钱”。随着藏家的口味及要求不断提高,他们的关注点也从金钱数字上转移到对作品深层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认定上,以及逐步建立自己收藏体系的完整化。老油画的价值重估,油画手稿的势在必得,也成了本场的关键词。
赵无极 《14-11-74》 成交价:621万元
其中,赵无极《14-11-74》以540万元落槌,621万元成交,拨得本场头筹。赵无极第一次创作的高峰正是来自于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创作于1974年的《14-11-74》正是这一重要时期的转折代表作。其早期浮动于虚无的空间以及变换的色彩转变为浑厚的油彩笔触,而充满神秘性的符号对象也转化为更具有东方天人合一的恣意挥洒。整幅作品以棕褐色和白色构成整体画面,其笔触在恣意流淌的同时,惊人的呈现出同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一般的构图,在视觉的中心,如同上帝与亚当的那一指碰触,无不令观者感动其笔下中西文化的交融。
朱乃正 《冬至,春远乎》 成交价:517.5万元
本场的第二高价作品则是朱乃正创作于1991年的《冬至,春远乎》,以380万元起拍,最终以450万元落槌、517.5万元成交。90年代初,对于经过一番动荡的艺界而言,风景再度成为许多艺术家关注并回归的题材。但这时的画家很多已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更多的象征主义倾向开始流入风景这一传统的领域,并注入过多的哲学、乃至个人主义。与这些画家比较起来,朱乃正的作品显得更富古典精神。他笔下的寻常风景,仍然保留着纯净的自然本色。《冬至,春远乎》,正是朱乃正先生此类作品中的精品,这一代表朱先生心境和对未来大势判断的作品 ,无疑是其创作历程中的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陈逸飞 《黄河颂色彩稿》 成交价:345万元
陈逸飞《黄河颂色彩稿》以75万元起拍,后两位藏家展开拉锯战,最终以300万元落槌、345万元成交,超过此前最低估价四倍多成交,成为本场第三高价作品。《黄河颂》是真正将美术界的目光完全聚焦到“陈逸飞”这三个字上的油画作品,是他的成名作和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这幅画的色彩稿几乎跟原作相差无几,陈逸飞在作此小稿时已经对整幅画最后要呈现的效果胸有成竹。从背景、人物,甚至很多细节,比如战士背后的长城以及黄河上的小船都与原作无异。这样从色调、构图以及细节与原著高度统一的色彩稿并不多见,可见陈逸飞在创作此小稿时已经思考的非常成熟。若将它看作为一幅独立的油画创作也不为过。
此外,孙世灏的《拉琴女》以25万元起拍,最终以92万元落槌,高于此前最低估价三倍多。吕斯百的《镇江金山寺》以80万元落槌, 两幅作品被同一藏家竞得。
据悉,北京匡时2014春拍于6月3日至5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槌。
【编辑:张辉】
编辑:张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