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美术史不讲连环画有失偏颇
0条评论 2014-06-12 09:17:39 来源:新快报  

陈振国作品《飞鹰崖》

陈振国作品《飞鹰崖》

陈振国 飞鹰崖 内页

陈振国 飞鹰崖 内页

周波 林墉等 1974年作 《西沙儿女》连环画原稿(二十二开选六) 纸本 水墨

周波 林墉等 1974年作 《西沙儿女》连环画原稿(二十二开选六) 纸本 水墨

记者走访

广州北有座连环画宝库

藏品量达六万余册,涵盖民国至今的精品佳构,艺术语言容括线描、木刻、油画、水粉、工笔、油画等形式……在广州北故乡里主题公园,有一个造型别致的儿童馆,里面特设了一个连环画陈列室,藏品之宏富令人惊讶不已。

日前,记者记者来到故乡里,进入该陈列室,不到30平方米的房间里,四面墙壁上都安置了大型储藏柜,里面的小人书由塑料袋包裹着,排列得满满当当。为了保持空间的干燥,陈列室里还摆放着一台抽湿机。

打开储藏柜,连环画的名字目不暇接。记者留意到,广东的出版社推出的连环画占据了很大比重,而作者更是涉及了岭南著名艺术家。关山月的《马骝精》、林墉的《西沙儿女》、陈永锵的《智斗三妖仙》、卢延光的《强中更有强中手》、张绍城的《醉八仙》等名家名作,都可以在这里找得到。“广东是连环画创作的大省,我们自然要首先关注本土的艺术。”故乡里负责人、著名收藏家邹永生是一个十足的连环画“发烧友”,提及小时候最难忘的事情,莫过于翻阅连环画。而对于广东乃至整个中国的连环画史,他几乎如数家珍。

据邹永生介绍,儿童馆刚开馆的时候,连环画尚不足千册。但出于自己对连环画最初的热爱,他决定设一个专门的连环画陈列室,并开始到全国搜集连环画。“北京、上海、西安……去了很多地方,价位不等,有几元钱的,也有几千元的。在保证量的同时,还注重创作水准。”

邹永生表示,搜集及整理工作仍在进行中,目的就是要打造广东乃至全国最大的连环画陈列馆。

陈振国许久没有和人谈起连环画了。当他接到记者的采访邀请后,甚至问及“为什么要谈这样一个偏冷的话题”。尽管他曾是名噪一时的连环画能手,随着韶光飞逝,旧日特殊的记忆也慢慢淡忘。但他一翻开《飞鹰崖》等名作,叙谈的节奏就像连环画里面的故事一样连续铺陈开来。

连环画对艺术家的训练很全面

记者:您对连环画的最早记忆是什么?

陈振国:我最早接触绘画就是从连环画开始的,或者说,连环画唤起了我对绘画的浓烈兴趣。新中国成立不久,我还在读小学,就有机会看到了一些古代题材的连环画,比如《三侠五义》《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故事趣味性很足,画面也都非常精彩。小孩子都是喜欢画画的,看到连环画上面的图式,也会仿着画一些。对此,我难以释手,乐此不疲。

记者:由连环画唤起对绘画的兴趣,应该是20世纪几代艺术家共同的经历。

陈振国:这就是连环画巨大的贡献所在。连环画不但是很多艺术家走上艺术这条路的诱因,还直接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家。但现在,特别是90后的学生,受连环画诱导学习绘画的情况,可能就很少见了。他们更多的是受卡通及动漫的影响,有点可惜。

记者:连环画对20世纪艺术发展的巨大贡献,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振国:连环画对艺术家的训练非常全面,从观察生活、搜集素材,再到动笔创作、塑造形象,各个环节都是强度很高的训练。如果说连环画的脚步是电影剧本的话,画家就是这个故事的导演,场景的切换、构图的变化、人物形态的转换,都是对画家艺术智慧的考验。从艺术观念上说,连环画要解决艺术家深入现实生活的难题。而“深入生活”四个字,关联着整个20世纪艺术发展的核心命题。现在,很多美术史很少讲、甚至不去讲连环画,那就有失偏颇了,非常不应该。

没落是注定,它只属于上世纪

记者:但也有人讲,没有连环画创作经历,就缺少了厚积薄发的能量,很难成为艺术大家。对此,您如何看?

陈振国:画种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没有孰高孰低的区别。有些艺术家的连环画成就非常高,比如贺友直先生,但他的国画高度就未必有连环画那么高。创作连环画的量过度,也容易形成套路,限制思维。如果不注意平衡连环画与其他画种的关系,不摆脱固有模式,就对艺术家的创作形成束缚,负面的影响也就凸显了。因此,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连环画的价值,它对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影响的确非常大,但这种地位的确立,是由特殊年代的特殊历史因素所决定的。

记者: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连环画开始走向没落,这又是由哪些特殊的历史因素决定的?

陈振国:一方面是卡通与动漫的兴起与冲击,故事性更强,也适应了时代对故事的需要。坦白地说,从画面来说,卡通的艺术性是不如连环画讲究的,但故事能引人入胜,特别是对青少年群体,影响特大。而连环画的故事没有跟上这个时代。另一方面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媒介转型是从纸质到电子,连环画的没落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估计也很难再现以往的辉煌。连环画是只属于20世纪的,那就让它永远活在历史的记忆里。

记者:您对连环画的价值给予很高评价,在美院教学中,有没有主动引导学生去翻看连环画,从连环画中获取教益?

陈振国:在我退休之前,美院在低年级一直是开过连环画课程的,这对学生的艺术训练很有用,学生也很喜欢。只是现在,我就不知道美院还没有这门课。

自述

“命题作文”《飞鹰崖》让我领略连环画创作魅力

应该是1973年初夏的一天,接韶关地区文艺办公室的通知,借调我与邝明因、刘伟雄、钟贤昶组成创作组,负责连环画《飞鹰崖》的创作。脚本由广东人民出版社直接提供。我等四人离开校门不久,分配在韶关的四个不同市县工作。那年月,美术从业者能有一次由出版社下达的创作机会,我们是十分珍惜的,尽管没有任何稿费。

这虽是“命题作文”,但我们都积极投入,没有丝毫懈怠。不数日,我们就到连南瑶族自治县的三排公社收集素材,历时半个月,接着返回韶关招待所集中创作。我们先将剧本分为四个部分,四个人分头起稿。当稿子还没到一半时,大家让我先勾线创作,他们继续起稿。他们的工作完成后,返回原单位,我则来到广州继续勾线。我日夜赶工,一个多月之后完成全部稿件。从接到任务到完工,前后大约三个月的时间。

此后,《飞鹰崖》参加了全国的连环画展览。展览过后,中国美术馆来函收藏了七幅原稿。

一晃40余年过去了。《飞鹰崖》是我们这代人在特殊年代的一段特殊的创作经历,也自然给我留下了特殊的记忆。不管怎样,我要感谢这次创作的机会,让我真正领略了连环画创作的魅力。

艺术家简介

陈振国1944年生,曾用名左毅,湖北武汉人。196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1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名家掠影

关山月连环画《虾球传·山长水远》:这套作品是以著名作家黄谷柳的长篇小说《虾球传》第三部《山长水远》为蓝本,创作于1947至1948年间,全套共94张。作品全面呈现出那个时代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蕴涵着画家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患意识,对民众的热切关怀。

林墉连环画《西沙儿女》:1974年,浩然的长篇小说《西沙儿女》出版。1975年,连环画《西沙儿女》正气篇、奇志篇相继出版,在当时的中国形成了《西沙儿女》小说、连环画畅销的风潮。广东著名画家林墉、伍启中、周波等是当年连环画《西沙儿女》创作组成员。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