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日——北大红楼前的“景德镇映像”
0条评论
2014-06-13 16:17:20 来源:红楼橱窗博客
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一年一度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又将来临。今年的全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在闻名遐迩的“瓷都”江西省景德镇市隆重上演。为烘托节日氛围,一个以“中国名城 世界瓷都——景德镇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特展,即日起在地处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的北大红楼橱窗悄然推出,宛若炎炎夏日的一缕轻风拂面吹来,清新、惬意……吸引着不少社区居民、途经游客络绎前往,驻足观赏。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出土的青花瓷板
景德镇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山环水绕,昌江穿城而过,历史上曾与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河南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是一座因陶瓷而兴的城市,陶瓷文化遗产是这座城市的标签。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中形成了完整的陶瓷文化体系。
北大红楼前的“景德镇映像”
中国的官窑制度在这里延续了近七百年。制瓷原料、窑柴、瓷器产品均通过昌江及其支流水系运输。瓷器由昌江入鄱阳湖,再进入长江运往海内外。景德镇市现存的1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绝大多数与陶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窑房、作坊、码头、民居、瓷行、树行、寺庙、戏台、教堂、古井等;老城区地下60%都是历代窑业堆积物。
景德镇的历史街区和昌江码头(摄影:陈和平、许建华等)
里弄记忆(摄影:张瑞麟)
景德镇周边很多村镇的兴起也都和陶瓷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最典型的是被誉为景德镇陶瓷发祥地的瑶里,为景德镇的瓷器制造提供了烧窑的柴薪之源、制瓷的原料。瑶里镇的“高岭土、瑶里釉”,是景德镇元代以后必不可少的制瓷原料。高岭山山脚的东埠街,是明清高岭土、瑶里釉土和窑柴的集散中心。
编辑:孙毅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