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土地到姑苏城——艺术家贺文斌参加南京国际美术展
0条评论 2014-06-17 16:40:4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似乎是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南京国际美术展(【专题】南京国际美术展)征集作品的热潮也一浪高过一浪的。截止到目前,美展组委会已经收到来自全球2000多位艺术家的5000多件艺术作品,其中不乏一线艺术家的经典力作,学院派艺术家贺文斌特别为南京国际美术展创造的雕塑作品,以期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表达了他个人的艺术风貌。

贺文斌,苏州市职业大学艺设系讲师,1971年生于中国陕西,现生活工作、创作于苏州,近年活跃于苏州北京南京上海各地。2009年南京艺术学院访问学者,从事现当代艺术研究。2007年,个展“来·睐·惘·往”被《美术焦点》评为年度北京十佳个展之一。2011年个展“空洞的魅惑”在京举办,国内十位知名批评家学术研讨会,艺术社会学与新艳俗艺术的深入讨论。同年参加“流动艺术--超现实波普”悦美术馆开幕展,(798艺术区悦美术馆)2012年入选当代45位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艺术家。悦美术馆的展览策展人彭锋特地选择了他的作品进入“超现实波普”这个主题,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新概念。2013年被《现代青年》杂志评为年度十佳青年艺术家。

贺文斌的作品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典型的上世纪70年代生人的创作。这一代人,对于“文革”仅限于童年记忆,对于激情四射的上世纪80年代仅限于青春期困惑,他们身上能找到的更多的时代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影子,甚至说是整个上世纪90年代塑造了他们。

改革开放之后,贺文斌和其他同龄艺术家一样没有参与上世纪80年代的艺术新潮运动,但是整个上世纪80年代的新潮运动无疑开拓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边界,夯实了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学理基础,为上世纪90年代成长起来的中国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贺文斌的雕塑作品以一种超现实波普的表达方式塑造女性形象。不成比例的硕大的眼睛,给人一种疼痛感,女人化了妆的面孔,锃光瓦亮,像面具。化妆是女人天生的伪装,通过艺术家的塑造,原本自然有生命的伪装变得虚假至极,这并不是艺术家恶意的搞怪,而是现实中的伪装早已加大“剂量”,只不过人们还愿意按照经验性的观念去理解并接受。用一种夸大的方式去表现,实际上是解除了一些遮挡事实的屏障。

贺文斌生长于黄土高原,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来到苏州求学,尽管,这两种生活阅历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但是在他比较成熟的作品中,苏州对他的影响最为重大。除了贺文斌画面中典型的江南园林符号的介入,他所关注的或是意识中最为深刻的是中国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城市化运动。城市化运动彻底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城乡结构,在拆建的过程中,动摇了仅存的中国乡土社会的根基遗存,饱含历史记忆的古建筑被一一摧毁,在依旧充满革命式的热情中,至今的中国并没有找到准确的方向。

贺文斌关于苏州题材的创作作品有早期的《逝色》系列,后来的《弃城》和最近几年的《后园》、《秀》、《墙》、《门》等系列,在最近几年的绘画作品中贺文斌以光鲜华丽的江南女子作为艺术的典型形象进行创作。这些女子,充满魅惑的表情,略带伤感的面孔,身着艳俗的打扮,与零零碎碎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园林、昆曲、团扇、太湖石、牌楼、城墙一起,呈现一种焦灼的用超现实手法制作出来的“现场”,人与物似乎毫不相干,但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的时代语境之下,这些毫不相干的东西拼接到一起正体现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后分裂知识分子群体的复杂情感。甚至,我们可以更为准确的将贺文斌画中的女子看成是当代中国,至少可以看成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艺术形象。

这个年轻的女子,在经历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裂变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女子,她所站立的土地已是一片荒芜的废墟,那些所有关于古典的美好都已成记忆,在那里,整个平静的画面下充满了不安和焦虑,无论是贺文斌使用的并不复杂的色调还是那女子故作优雅的神情,所能震慑我们心灵的,不是这种“美”的实在,而是冷漠、空虚。中国的内涵,在经过一百年的反复破坏后,已经荡然无存了。所有文化的记忆,只是在残存的建筑中可以找寻。这些女子,带着我们进入一个园林,或者在陋巷深处瞥见一缕晚霞,或是在长长的走廊,在她身后,传统文化符号的背景仅仅成为点缀,成为背离的过往,推土机所暗示的动荡,火焰所暗示的焦躁,标语所暗示的革命文化,无论是江南精致还是黄土高坡的荒凉,我们看到的只是破败,这些女子的衣着再妖艳,这些女子的身体再光鲜,这些空洞的美,我们无法欣赏,而是一阵沉着的痛感,将我们带入现实何往的思考。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