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中华瓷都景德镇 “似玉非玉”饶州窑
0条评论
2014-06-18 09:33:15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罡
市场少见 鱼目混珠
宋代瓷器在拍卖收藏市场上是绝对的“高古瓷”代表,近几年高古瓷器已是难得一见,偶有得见宋代景德镇瓷器也是真伪难辨,2010年一件宋代景德镇仿定窑瓜棱执壶以33.6万元人民币成交,但是此件拍品只是宋代景德镇仿定窑的作品,并不是代宋代表景德镇窑最高水平的“影青瓷”。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等到宋代景德镇窑的“影青瓷”精品面世的那一刻一定会引起一次高古瓷器的收藏热潮。
有价值的藏品就会由作假,这一点是自古不变的。那么如何宋代的景德镇窑瓷器又有哪些特点?如何辨别真伪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影青”的釉色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白中闪淡青色,厚处闪深绿色,莹润精细,晶亮透彻,前人把它称为“假玉器”,有晶莹如玉的美称;二是淡青闪黄,这种釉色的“影青”瓷最为大量。另外,“影青”釉中还有一种在器物周身加绘褐色的彩种,人们称为“点彩”。宋时点彩位置随便、自然,面积往往较小,彩色有非常明显的浓淡区别,中心处最浓,呈铁斑色。
在北方收藏市场上,宋元时期的影青瓷器很少。原因是北方的瓷器爱好者对来自南方的影青瓷不太熟悉,加之赝品太多,大多数人的态度就是不去问津。其实,只要掌握了上述影青瓷的胎、釉、工艺特点和造假作伪的一般手法,完全可以去伪留真。宋代景德镇窑瓷器的作假手法一般如下:
1.造假法:依照器物的大小和形状,用现代技术烧制,即用现代的胎土、化学釉料、天然气或电烧制。器型为典型的宋代覆烧印花碗,芒口无釉、镶边,这类物品以印花品居多。
辨别方法:赝品在放大镜的观察下,很容易发现镶边是用现代生胶粘贴的老皮;釉色发亮而不柔和;花纹造型不如真品古朴,且往往印花的阳纹比较突出;因为火气太重,敲击时声音比真品要响亮得多、声波特别地长;若再对比赝品和真品的底部,更一目了然。
2.作伪法:常见的是在光素无纹的器物上刻划出花纹——因为有花纹者价高,然后重新上釉,入窑烧制;另有一类是在印花或刻划花的无釉器物上加釉重烧。
辨别方法:对于前者,其声音差别不大,此时,先观察釉色,釉色肯定有新色,真品因为埋藏地下1000多年,一般能看到“蛤蜊光”,虽然现代作伪者也能做出此光,但与真器的光泽仍有差别;再认真观察其底部,底部会因为再次上釉烧造而将原先固有的垫瓶痕给加以覆盖或破坏;另有花纹与真品有别。对于后者,因为花纹、胎质和器物都是对的,所以必须仔细观察其釉色。
3.掩裂法:如果一件高档影青瓷器上出现了裂痕,其作伪的一般方法:先用吹风机将器物烘焙得烫手,再用毛巾等布质浸渍“水蜡”,将整个器物涂抹一遍,裂痕立时消失。这类器物,因为胎、釉、花纹、器型都“大开门”,很容易让人上当。
辨别方法:用手指在器物的口沿上作全方位的敲击,容易发现声音的不同变化,即破碎声。当然,3至5个月后水蜡一旦蒸发,裂痕会原形毕露。
4.补缺法:在一些有葵花瓣的侈口器物上,有时容易出现豁口,作伪的一般方法:将整个豁口磨平磨光,然后重新在原先的开口处打磨出新瓣口。
辨别方法:注意器型的变化,每种器物的口沿高低有严格的比例;其次,重新磨制出的口沿上无釉,而根据这类器物的烧制方法,本应有釉。
5.鱼目混珠法:因为模仿景德镇窑烧制青白瓷的窑口历来极多,宋、元时期以湖田窑新产品质量最好,价格最高。真正属此窑的产品存世很少,而有的窑口,如其附近的江西南丰白舍窑烧制的宋、元时期的同类产品,从一出现就在质量上很接近景德镇的影青瓷,两者价格却相差甚远。
辨别方法:胎质,后者无论如何都不如前者的细腻,这点在一般情况下很难看出,只有用些适当的辅助性工具方可;另外就是景德镇影青瓷所用的垫饼材料为含铁量较高的紫金土,器底部有明显的黄褐色或黑褐色垫瓶痕。其他窑口的宋元影青瓷器上则无,现代仿品就更不用说。
宋代景德镇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已经是名扬四海,但是提到陶瓷,人们心中还有另一个非常有名的品种—龙泉窑。下期【大藏+】就让我们一起探寻一下龙泉窑瓷器的精美之处。
编辑:李罡

延展阅读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