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作燃烧生命“周思聪的荷花界”隆重开幕
0条评论 2014-06-19 21:24:09  作者:李保兴
2014年6月1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和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寂静清凉——周思聪的荷花界”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今年北京画院筹办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的重要专题,也是纪念周思聪诞辰七十五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展览全面呈现了周思聪后期创作的荷花系列作品数十幅,平静而又真实的讲述周思聪最具精神化的艺术创造。
荷花是传统中国文人钟爱的主题,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所以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荷花系列的作品是周思聪的艺术经历,人格精神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在经历了长期病痛的折磨之后,周思聪反而对于人生有了新的体悟和感受,在面对外部世界时多了一份从容与坦然。作为周思聪的学生,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评价其老师的作品:“她笔下的荷花带有一种凄美,一种隐隐的痛,那是对生命无法挽救时,在无奈中的觉悟。她在用创作去燃烧生命,用艺术去悟道。”
周思聪的荷花没有明显的师承,也没有客观对象的羁绊,完全凭自己的想象画。早期的荷花形象具体,比较写实,且用色较多。后来则趋向于单纯,以墨为主,越画越虚。周思聪的学生田黎明老师指出一个关键点:“周老师前期的作品包括荷花是追求浓重的,刚健的品质,是慢慢转向阴柔和清澈的,这个变化是个过程。”
正如所展出的《洗尽铅华》、《雾气》、《墨荷》等作品,都包含了周思聪在创作技法方面的实验与创新,她舍弃了笔法与线条,舍弃了荷花外部的“形”,而是充分利用纸墨相撞后产生的渗化和晕染效果,形象上富有张力,格调上追求静谧。在抛掉许多技法之后,却愈加接近艺术的本质。正如她自己所说:“技巧并不可贵,可贵者在于心灵对于技巧的创造。”
于是这些探索和尝试都是为了表达周思聪自我内心的思索与感悟,她是用这些静谧的荷花去创造自己心中的“清凉世界”。这批荷花作品是周思聪一生之中最好的抒情作品,也是她自身的真实写照。并通过此次集中而又全面的展示以表达对周思聪先生的艺术与人生的崇高敬意。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16日。

编辑:李保兴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