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陷入艺术解读的陷阱
0条评论 2014-06-25 15:03:00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易小燕

《完美成型》

《完美成型》

《灯笼》

《灯笼》

2014年6月20日,距离“齐物等观:2014年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开幕已经过去了9天,虽然不是周末,当记者来到中国美术馆的展厅时,看展的观众依旧络绎不绝。对于大众而言,现场展出的诸多作品找不到明确的符号和语义,“不明觉厉”是不少观者的心声。对此,策展人张尕建议,看作品时“不要想得过于复杂,不要陷进艺术解读的陷阱,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并无特别的意指,只要艺术品能刺激到你,这就够了”。

展览现场 一个庆祝“物”的世界

此次展览展出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65位艺术家及艺术家组合所创作的58件作品,从逆引力升腾的金属滚珠的诡异运动,到独角拔地而起的维多利亚式家具;从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窥其典雅的缩微乐器到缠绕伸展直至充满近500平方米空间的纪念牌式的充气自动体……作品皆是围绕“独白:物自体”“对白:器物之间”和“合唱:物之议会”三个相互作为的主题展开。现场像是一场“物”的聚会,它们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见到的样子,而是或别样的安静,或停不下来的躁动。

张尕把这次展览看成是一场庆祝“物”的世界。现场,很多作品本身是能动的、自主的,它们发声、对话,还可以与观众互动,甚至能感受到物体本身的某种情绪。放眼望去,观众以年轻人为主,能产生互动的作品他们都会积极参与。三楼的展厅中,一个男生在一件名为《灯笼》的模拟人头作品前,当他近距离拍照时,作品突然发声,致使其本能地弹离作品好几米,差点踉跄倒地。接着一位女生开始走近作品,反复试图与这颗人头对话,当她用中文无法唤起对方的交流欲望时,改用英语问“whereareyoufrom”,对方竟回了一连串的词句。

张尕告诉记者,这个对话是实时被电脑程序创造,并非预录,每次有人访问它时都不同,“它的言语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完全随机,而是软件给予它一个语言习惯、思维惯性和其他有个性的怪癖,这些表现让它好像是有感情的”。

观展建议 不要忽略艺术最直观部分

面对一件新媒体作品,观众看不懂怎么办?张尕建议,看作品时“不要想得过于复杂,不要陷进艺术解读的陷阱,不要去做所谓的深刻的解读。只要艺术品能刺激到你,这就够了”。

其实,在展览开篇——“独白:物自体”中,讨论的就是关于打破“物之于人”的惯势思维。展出的作品主要是从另一种层面上来表述“物”本身的可能性和自在性,不需要任何的意指,如现场一只脚立着的维多利亚式沙发,作品只是呈现此物在四脚着地的常态之外、一脚着地同样能够立起来的可能性,并不需要用它来阐释更深层次的问题,不同于当下过于范式的当代艺术的解读方式。

一直以来,作品中符号的引导似乎成为解读和看懂当代艺术的捷径。所以,当观众在面对一件作品时,会试图通过特定符号挖掘作品背后的意义。而当一件新媒体作品没有更多关乎政治、社会、种族等宏观的意指信息时,他们往往产生焦虑,陷入解读的危机,“这也是当代艺术非常大的一个毛病,面对一件作品,会自觉分析‘这个作品意义在哪儿’,而把艺术最直观的部分忽略了。这个展览是对这种现象的反动,观看习惯也要重新调整。”

张尕认为,当代艺术多数是对社会、对文化的批判,整体建立在以人为中心的大范畴,而新媒体是把人纳为整体的一部分,它具备一种激发客体本身的力量,能更好地开拓人类中心说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齐物等观”是在反驳当代艺术这种被语义学和符号学所垄断的模式,这也是新媒体很重要的潜在的可能性。

回应质疑 展览细腻需要慢慢体会

看完展览,艺术家张小涛直言本届“国际新媒体三年展”上的作品过于平淡,没有前两届有分量。实际上,这两届展览都是在第一届“合成时代”中延展开来。“合成时代”下又分为“身离其境”“情感数字”和“无所不在”,第二届的“延展生命”是对“身离其境”的拓展。而此次的“齐物等观”是对“情感数字”的延伸。

张尕觉得这次展览做得相对平和,但非常细腻,有很多有嚼头的东西需要慢慢体会,“第一届当然壮观,这两届需要人们静下心来仔细琢磨了。前两届建筑占据很大的块面,这次完全去掉,还给作品本身位置和场地”。而张尕听到的都是好评,“说这届比前两届好,我也不同意,每一届都旨在说明不同的问题。”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