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艺于民 为何翡翠无“大师群”现象
0条评论 2014-07-02 09:55:14 来源:盐城晚报  

\

闭门琢翠时日长,不似白玉匠名扬。众人见爱心欢畅,一世无名也无妨。

时代在进步,玉石雕刻大师们也逐渐走出工作室,参与到品牌的运营和宣传中,各种玉雕奖项也渐渐多起来,无论是天工奖、百花奖或是各类展会,我们都发现一个“和田玉大师群”现象,即购买和田玉雕件时,卖家会先说是某某大师作品,再谈玉料和色泽,有头衔的玉石雕刻师也是主雕和田玉的大师居多,难道别的玉石种类就没有专门的雕刻大师吗?

翡翠质地通透莹润,颜色多彩多姿,受到各年龄段、各国家藏友的喜爱,市场上流通最大的也是翡翠,价格最高的玉石同样是翡翠,然而我们似乎很少听到某某翡翠雕刻工艺大师,购买翡翠时,也极少听到卖家会提及雕刻者,为何在翡翠上如此“轻视”作者?今日我们有幸采访到以翡翠雕刻见长的河南省玉雕大师高英女士,让她给我们讲述她从事翡翠行业多年的心得,以及为何翡翠无“大师群”现象。

三十年翡翠因缘

记者来到高英女士的“瑰丽珠宝”,一家位于北京市东三环十里河文化园A座1层的翡翠店面。高英女士每年只会在北京停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剩余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广东省四会市的工厂,一边进行翡翠创作,一边管理工厂,进行艺术设计和雕刻把关。沏上一壶新茶,茶香袅袅中,高英女士为我们讲述她与翡翠三十余年的因缘……

高英女士来自于玉雕文化之乡河南省镇平县,最初在镇平县玉雕厂从事设计方面的工作,提到了为何选择翡翠行业,高英女士无一丝犹豫的一句“就是喜欢”,透出北方人独有的豁达和爽快。

“第一眼看见翡翠就没来由的喜欢,越是接触时间久,越是发现它的方方面面都仿佛是为玉石雕刻者量身定做的顶级材料。翡翠的原料紧缺,相对其他玉石来说,无论是收藏价值还是市场价值都很高,而且多彩多姿,整体通透且灵气十足。无论是做首饰还是巧雕都非常合适,对于我们雕刻者来说,可选择性和可发挥性很大。所以我对翡翠情有独钟。”

在玉雕厂从事设计工作,从老艺人那里汲取养分,不断扩充自己,但在工厂工作,毕竟不能完全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受到的束缚较多。

社会的发展促使科技进步,玉雕的工具也越来越简单轻便,对场地的要求开始不是那么严格,机器也比较简单。搞玉雕可以是工厂、工作室,但也可以是个人,在镇平这个玉雕之乡,农村很多家庭都在做玉雕。随着玉雕市场的兴起,很多人就不愿意在工厂做了,开始自立门户。1994年,高英女士离开了玉雕厂正式自立门户,在河南翡翠界插上了自己的第一面旗。

2000年,鉴于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原料进出口、运输都很方便,翡翠行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局面,高英女士离开了河南故乡,在广州创办了翡翠工厂。从此,高英女士要做的,就不是一个人、一件东西的设计创作,而是千百件翡翠的艺术设计和雕刻把关,以及一个公司的运营和管理。

因材施艺匠心独运

虽然现在没有特别多的时间亲自进行雕刻,但是提到翡翠雕刻,高英女士语气中透出的专业性无一不表露她数十年的翡翠雕刻经历。

翡翠和大部分玉石都不一样,它的颜色多彩、石质多变,不能像白玉一样,可以按照画好的图纸一直往下做就可以了。在翡翠雕刻过程中经常遇到碰到做到一半,原料下面出现来其他的颜色,那时就要适当的改变构思、变换题材来适应这个原料。这非常考验雕刻设计者的艺术造诣和应变能力。另外,而且一块原料可能在雕刻的过程中,会发现下面的种水都在变,翡翠的每个分面种水差异较大,一般面向太阳的面,种水就好一点,那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把最精彩的部分放在阳面。

翡翠雕刻显示的不仅仅是雕刻师的高超技艺,更多展示的是作者的奇思妙想,翡翠颜色多样,有俏色的原料就可以根据它的颜色特征设计,会更好的体现它的艺术性。

“儒学在我们国家传承几千年,我最推崇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翡翠雕刻也是这样的,每块翡翠的形成都是数万年,它不仅仅是我们创作的材料,更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宝贝。面对每一块原料,我们都要考虑如何能够最大程度的体现它的天然美感,如何能够通过设计让它原有的瑕疵变成点睛之笔,最终设计出适合它的独特图案和造型。所以我们要因材施艺,根据原料来设计题材,而不能说定好了题材再去找原料。翡翠的颜色、石质都是多彩、多变的,一定要根据它的特质充分发挥它潜在的艺术价值。普通的材料若配合适合它的完美设计,也可能会跻身顶级艺术品之列。”高英女士一句简单的因材施艺,囊括了她多年的翡翠创作理念,但是这简单的四个字,她用了三十余年的青春去挖掘因何材,施何艺,且乐此不疲。

奇思妙想固然重要,但要在传统的中国题材上做出与众不同,才更显雕刻师的功夫。

“中国人佩玉讲究寓意,翡翠自进入中国后,很快就结合了中国传统的玉文化,吉祥如意,富贵有余,所以翡翠雕刻大多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吉祥题材。题材的重复就要求表现手法与众不同,否则相差无几的原料,大家都雕刻弥勒,千人一面,那藏家为何一定选中你的作品呢?如果造型上、装饰上变化一些,使它与市场上的同题材作品不一样,不仅藏家会眼前一亮,而且增加了作品的市场价值。”小细节上见巧思,也是高英女士的独特体会之一。

还艺于民无名的大师们

玉石雕刻师怎样才算是“成功”?很多人一定想到是成为省级甚至国家级工艺大师或者拿到天工奖。

我们去购买和田玉雕件时,卖家会先说是某某大师作品,再谈玉料和色泽,有头衔的玉石雕刻师也是主雕和田玉的大师居多,翡翠质地通透莹润,颜色多彩多姿,受到各年龄段、各国家藏友的喜爱,市场上流通性最大的也是翡翠,价格最高的玉石同样是翡翠,然而我们似乎很少听到某某翡翠雕刻工艺大师,购买翡翠时,也极少听到卖家会提及雕刻者,为何受众人青睐的翡翠没有“大师群”?

工艺不下于和田玉大师,但不求成名,那么对于翡翠雕刻师来说,什么才是“成功”呢?对于这一点,高英女士从两方面给了我们作了解答。

从原料上来讲,翡翠是以种、水、色体现价值,在有种、有水、有色的基础上,加上巧妙的构思,它的价值就会很高,好的翡翠原料它的种水色已经非常漂亮了,不需要太多工艺来修饰,就算是做个简单的蛋面、手镯,也是价值连城的,一个简单的圆条好种翡翠手镯,价值可达百万千万甚至上亿,没有人会去在意它的制作者是谁。翡翠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它的原料,很多时候它的原料的价值已经超过了大师能带给他的附加价值,这,就是翡翠。

从工艺师方面说,翡翠的雕刻师傅大部分都非常低调,在各类展会、评奖中几乎都不露面,他们更专注于市场接受度和认可度,不追逐于各类奖项和“大师”的名号,而是让市场的需求去证明自己的艺术造诣和市场价值。但是,专注于市场,并不是说他们就只忙于赚钱。

“作为一个雕刻师,我做的东西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市场的认可,看着大家把我做的东西每天戴在身上,形影不离;或者摆在家里,时常把玩,珍之惜之,爱不释手,这种成就感是任何级别的“大师”头衔都换不来的。”

谈到这里,翡翠雕刻师的“无名”似乎就不难理解了,因为翡翠雕刻师作品受人喜爱,市场流通性强,自然是要继续创作,还艺于民,诚如高英所说,好的作品都被买走,有时候连张照片都来不及留,又拿什么去参加评奖呢?马不停蹄的创作,哪里又有时间去准备各种繁琐的资料换取那一纸证书?藏友、买家们对翡翠雕刻师作品的珍爱,远远比那一纸证书、一个头衔来的珍贵和温暖。

编辑:江兵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