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灵魂小组诞生记
0条评论 2014-07-24 14:13:2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陈晓峰

南京灵魂小组

黄药 认为“艺术是一种精神良药”,代表作品有“流动药房”,寻魂系列等。2007年建立了南京药艺术馆,并在此策划并举办很多有关艺术跨界及寻魂实验性的国际化展览。BBC探索发现频道曾对黄药和他的艺术馆拍摄了专题纪录片。他个人及药艺术馆先后出版了7本有关艺术家关注社会和精神问题方面的丛书。2013年在南京慢城建立世界艺术村,让艺术走进自然,显现灵性。黄药认为艺术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残忍的现代社会,艺术可以为那些感到与灵魂脱节的人们提供精神疗伤,可以治疗或缓解人们的心理,思想和身体的问题,提供一个自由抒发情绪的避难所。“灵魂的尖叫”是他本次展览的一件作品,表达动物也有灵魂,且动物发出的声音更自然和原生。

郭海平是推动中国精神病艺术的先锋。2010年起创立了南京原形艺术中心,中国唯一家为精神病艺术办展并进行研究的艺术馆。郭海平对“边缘艺术家”的关注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参与各项研究并与社会各界广泛合作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他通过绘画来表达他的想法。他是一位为了中国边缘化人群而战斗的勇士。他的艺术作品非常出色,充满了明亮的色彩和热情。这次的展览他选择展出一个装置艺术,用自制的旗子降半旗“为死去灵魂的人降半旗”。

三毛生于1959,江苏南京人。她的一生历经坎坷。三毛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为了寻找自我她经历了许多困难。在多年身为一个社会边缘人人士后,她终于发现了自我治疗的方法并能够让他人一窥她早年经历的生活。三毛两年前开始了她的绘画生涯。在她的绘画作品中她融入了她的自身经历;她让她内心的焦虑和希望都栩栩如生的呈现在了画布上。她的绘画充满了感情,色彩丰富,放浪不羁,交织的人物都在努力释放自己的内心,这些画作被她称为灵魂绘画。

刘绍隽1984年他开始对艺术创作感兴趣。1985年中国先锋艺术运动开始发展,刘绍隽见证了中国30年来艺术发展的过程,从发展初期到扩张时期。这么多年来他保持着他独立自由的艺术创作方式。他的作品深受德国表现主义作品的启发,再混入现代的内容和多媒体方式,他给了表现主义一个新的方向。在他的作品中他融入了他对中国人性扭曲的政治社会现状的强烈观点。他2012年出版了“内伤:一个表现主义画家的心灵史”。在本次展览中刘绍隽将有一个现场表演。在表演中他将参与一个艺术驱魔活动,将人从恶魔中拯救出来,让冰冻的灵魂重获新生。

孙大量一毕业后就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现状,这使得他的人生走了一小段下坡。为了保持自我他决定在南京附近扬子江上的一个小岛生活。他在这个小岛上生活了8年。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他都会想象他自己是一个孤独的灵魂。他大大小小的画作都像他孤独灵魂的影子,有着一种独特的寂静和奇怪的氛围。他大多数的作品都在揭示当今社会人们的秘密。在本次展览中他的行为“我的血馒头”深刻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感悟和能量。

妙禅师是一位佛教僧人。他通过绘画来找寻和保持内心的平衡。没有任何艺术上的教导,他的画全部来自于他的内心和灵魂。内修禅定,外展无我。以禅画弘法度人,以画笔描绘甚深禅定境界之般若妙识,被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一诚长老,以及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高度赞扬为“禅画之境界、弘法之妙心”、“禅画第一僧”。他的艺术不拘常规,超越传统表达技法,超越具象与抽象,笔中有禅,直指本心。

编辑:张长收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