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艺术市场的火爆,双年展、三年展、全国美展成为一种潮流,并在各地生根发芽。近日由利源集团创建的南京布罗德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发起举办南京国际美术展览成为迄今为止面向全球征集,规模最大的美术展览。在短短两个月征集中,已收到4500个来自全球各国的艺术家2万余件作品,被喻为“一枚重磅炸弹”在海内外和美术圈内外引发极大的震动。据悉,此次展览是利源集团从地产转型文化产业后开展的第一个重大项目,今年是南京国际美展的第一届,将于今年十月在南京隆重开幕。此后还将连续举办两年,以此积累经验,挖掘更多优秀艺术家,并在未来举办国际上具有学术地位和市场影响力的美术双年展,打造中国的“威尼斯双年展。”
民营企业首办美展
2013年11月,南京老牌地产商利源集团对产业结构做出了转型,宣布退出房地产,全面进军文化产业,相继成立了南京财富投资集团和南京布罗德文化投资公司。前期投入十亿人民币为转型文化产业铺路。
其中,最声势浩大的是即将开幕的南京国际美术展览。自4月18日南京国际美术展组委会对外宣布征集以来,全球近300家媒体和网站发布和转载四万多条新闻,受到全球范围内艺术家的关注和认可。
此次展览是首次由民营企业布罗德文化投资有限公司邀请政府和非政府部门联合举办,打破了民营企业不能办美展的金律。据南京国际美术展组委会执行主席、利源集团董事长主席严陆根介绍:“这是中国民办机构操办的第一个国际美术展,要让中国人和外国人都知道中国民营企业家也能办出最好的、最有水平、最有价值的美展。”过去,美展大多为体制内的美展,民营机构不可能批准举办国际美展。
著名策展人、先锋当代艺术中心馆长朱彤,曾经是南京双年展的策展人,他告诉记者,民营机构要举办美展将面临两方面的困难,一是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用于支付昂贵而繁琐的展览费用包括运输、海关、保险等。二是需要有文化部的正规批文,过去国家限制民营机构举办美展,所以历来美展都是由政府主办。
此次南京国际美术展览是第一次完全有民营企业操办。利源集团此前并没有举办美展的经验,此次是他们首次举办美展,可谓开天辟地,并将展览定位国际,展示出其宏大的雄心和目的。谈及展览举办的原因和为何有如此高度的定位,严陆根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文化一直没有开放,全世界并不接纳我们,我们与世界交流的文化局限于表演艺术。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关于文化的问题进行多次的征求意见和调研。我们要加强与国际文化的交流,也不是办几个孔子学院所能解决的。而是要把中国的文化扩大放大,融入到世界去。我们需要一个具有国际规范和标准的展览,南京国际美术展览正是在这样的思想下诞生的。”
古今中外名家阵容造势
南京国际美术展览是为推广艺术家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它希望与其他美展有所不同,能够为艺术家提供可持续的长期发展计划,为每一位签约艺术家量身制定专属推广方案,历时6年投资30亿,打造艺术产业链。因此,在这一步中,如何选择艺术家?选择怎样的艺术家?显得尤为重要。
南京国际美展与过往美展不同,展览分为三部分:世界艺术大师、资深艺术家特邀展、南京国际美术展征集展。这三个部分是精心设计,展示出主办方对学术性、专业性的高度要求,并考虑到对于不同艺术家的采用的不同选拔方式。
让古今中外艺术家共同展出,这种形式在美展中尚属首例。据悉,“世界艺术大师”部分将展出十位世界顶级艺术大师作品,包括毕加索著名油画《戴绿帽子的女人》、雷诺阿的成名作油画《玫瑰花》和《静物》、莫奈著名油画《朗香教堂的朝拜之旅》等。这首先为整个展览奠定了专业高度,让世界艺术大师引领展览方向。严陆根说:“这一批作品都是利源集团的及海外机构近二十年收藏的艺术珍品,从油画、版画、钢笔画全面展示艺术大师的创作,同时还将邀请国外著名学者举办学术论坛艺术画派的形成、发展与趋势。之所以选择这一批作品是想让国内众多学子一饱眼福,学习西方艺术的精髓。”
从参展的艺术家名单,可以感受到展览的强大阵容和学院派的特色。资深艺术家的邀请展以“沉实的足迹”为主题,云集了何家英、薛亮、贾又福、徐乐乐、田黎明、徐累、刘庆和、何多岺、展望、范扬、邱志杰、朱伟等近200位艺术家的精品力作。其中大部分来自美术院校和机构,他们是构成中国美术界的重要力量,成为众多学子们学习的典范。严陆根说:“我们选择学院派的艺术家,是因为他们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在艺术创作中有扎实的基础,美术和各行各业一样,除了有灵感,技术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我们培养和挑选的艺术家一定是学院里走出来的。我希望能够为他们打造一个国际平台,参展的200位艺术家中将有50位有机会走向国际,进入国际拍卖行、美术馆,将中国的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
此外,为了考虑到各个专业的艺术家,本次所参展的作品几乎包含了各个门类:国画、书法、油画、雕塑、版画、摄影、装置、影像等。相比较,全国美展的作品大多局限在国油版雕这几个传统艺术门类,而双年展大多以当代艺术为主,此次美展包含了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在美展史上是史无前例。
对于青年艺术家设立的征集展,截至6月底已征集到来自全球4500多个艺术家的作品20000余件,其中包括来自世界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件国外艺术家作品。但因为最终入选只有800件,所以这为征集和评选工作带了极大的困难。为了保证评选的公平、公正,组委会邀请了国内外33位权威顶级专家、学者组成学术评审委员会,这一工作也得到了国内权威美术家协会和画院系统的支持,如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全山石先生、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先生等专家先后加入评审委员会。还得到了国外艺术院校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士保罗•赫斯李、法兰西学院艺术院2014轮值主席克劳德•阿贝耶、以色列Bezalel艺术设计学院大卫•塔斯科夫教授等专家的加入,而包括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中国八大美院院长或学术权威在内的学院派专家的加盟,更使得南京国际美术展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得到更有效的保证。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的目标是威尼斯双年展这样的品牌,未来想让全球优秀的艺术家都挤破头进入南京国际美展,所以一开始就要搭好框架,一步一步踏实地走推向国际。” 严陆根说。
美展的“造血”功能
就目前国内展览而言,充斥着各种以“青年”、“未来”为标榜的艺术展览和艺术选秀。艺术家是文化产业发展运动中的“血液”,其作品的好坏决定了这场运动的胜败,因此艺术家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资本、市场的聚焦点。然而对于艺术家而言,真正能得益多少?艺术家徐累曾经接受采访时说:“这些项目有注重学术性的、也有注重商业性。在资本介入过多之下,艺术家也会呈现两种状态,有些会坚定自己的想法,有些会察言观色。”
面对众多艺术“造星”运动,需要认清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大部分艺术造星的背后,都是以短期收回成本为最终目的,处于这种情况的艺术家,一般不会长期持有。他们往往在短时间内,作品会被炒到很高的价格,对于艺术家而言终于可以脱贫了,但此后便再没有新作面世,犹如流星一滑而过。二是,大部分被炒作的艺术家,均是以作品价格的提升为衡量所谓造星成功的标准。但是价格的提升仅代表市场接受度,并不能代表艺术价值的提升,这对于艺术家成长而言并不一条正常的发展道路。
如何衡量艺术家作品的好坏?作品的艺术价值应该如何评估?这就需要具有专业背景的学术机构像美术馆、博物馆。很多艺术家以作品被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为目标。
通过南京国际美术展览,主办方布罗德将与参展的部分艺术家签约,将其经典作品推荐给芝加哥美术馆、大都会美术馆等国际知名收藏机构收藏,提升艺术家在国际艺术市场的认可度。同时,每年不少于十次与里昂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海内外知名博物馆合作,不定期举办主题展览,不断提高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并全面提升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但是与画廊签约不同,正如其举办展览庞大的阵容一样,布罗德首期A、B、C画家成长计划最终在全球签约画家超过1000位,通过两个合约期十年时间推出一批世界级的艺术家。这将彻底颠覆了一个画廊代理几个画家的小作坊式的经营方式。如此海量签约艺术家将为整个利源集团转型,发展艺术产业,提供充足的“血液”。
严陆根说:“我们计划前三年每年举办一次美展,作为我们的前期探索,并挑选优秀具有潜力的艺术家,从第四年开始将举办南京双年展,以打造艺术界的‘奥斯卡’。”
编辑:黄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