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救赎”了艺术——潘玉良的传奇人生
0条评论
2014-07-25 11:14:12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小水整合

潘玉良与张大千
潘玉良与张大千惺惺相惜的“姐弟情”
潘玉良与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师张大千友谊深厚,他们曾一起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一起在台湾举办画展,并多次互赠画作或合作绘画,前后交往达30多年。潘玉良比张大千大4岁,他们以“大千弟”、“玉良大姊”相称,情同姐弟。

潘玉良《豢猫图》
1936年,张大千得到南京中央大学罗家伦校长及艺术系徐悲鸿主任的赏识,被聘为该系教员。那时,潘玉良也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因此二人认识。此后便交往密切,潘玉良非常推崇张大千,两人惺惺相惜。一次,潘玉良的画作在南京展出,第二天发现有多幅画被破坏,有的还写有“青楼女”等不干净的言语。张大千特作《墨荷图》相赠,寄寓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洁;1937年,潘玉良为参加巴黎的万国艺术博览会和筹办个人画展,第二次远赴欧洲时,她一直将这幅《墨荷图》挂在自己的卧室内;1956年5月,张大千应巴黎卢浮宫的邀请第一次赴巴黎举办画展,与当时已定居法国的“玉良大姊”挚友相逢,倍感亲切。张大千还为潘玉良的《豢猫图》题字,随后又绘制了一幅《白莲图》赠送给潘玉良;同年7月,潘玉良第一次赴英国伦敦举办画展,邀请张大千结伴而行,张大千为潘玉良画了幅国画《百感图》,这幅画现连同《墨荷图》均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1957年秋,张大千特约潘玉良携带20幅画一起赴台湾展出,他们还合作了一幅四尺整宣横幅《梅竹图》,令人叹为观止;1959年,法国巴黎大学把由它设置的多尔利奖奖给了潘玉良,这在巴黎大学的奖励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张大千获悉后,立即致信祝贺。不久,巴黎博物馆成立永久性中国画展览,潘玉良以“巴黎中国艺术学会会长”的身份邀请张大千携带12幅作品参加了开幕式。这次潘玉良精心为张大千雕塑了一尊铜质头像,将它命名为“张大千头像”。张大千非常满意,还捧抱着铜像一起拍照留念。
直到1977年7月22日潘玉良逝世后,人们在她的遗物中发现有张大千写给她的许多信件,以及赠给她的国画《墨荷图》和画册等。同样,张大千逝世后,人们同样也在他的遗物中发现有潘玉良写给他的信件和馈赠给他的一些画作,此真可谓“艺坛知己,永不相忘”。
编辑:张辉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