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毅成旧藏名人墨迹亮相匡时2014夏拍
0条评论 2014-08-09 08:58:1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阮毅成旧藏名人墨迹亮相匡时14夏拍

阮毅成旧藏名人墨迹亮相匡时14夏拍

阮毅成旧藏名人墨迹亮相匡时14夏拍

阮毅成夫妇像

蒋介石侍从秘书阮毅成旧藏的一批名人墨迹即将亮相北京匡时14夏拍。阮毅成上世纪四十年代任浙江省民政厅厅长,所交多为军政、文艺界名人,这批集中在四十年代的290余通信札有120余位历史现场的当事人关涉其中,涉及时局的诸多细节,可谓是20世纪风云际会的时代缩影。

阮毅成(1904-1988),字静生,号思宁,浙江余姚人。其父为民国著名法学家阮性存,曾积极推动立宪。阮毅成在五四时期便活跃于历史舞台,曾与郁达夫、徐志摩等为校友,创办浙江最早的新思潮刊物《明星》等。1938年,经陈果夫、朱家骅共同推荐回浙江任省民政厅长,是当时最年轻的厅长。抗战胜利后担任浙江大学法学院院长。去台后,历任行政院设计委员、总统府秘书主任等职,颇得蒋介石亲睐。

这批文献资料主体为上世纪四十年代各位军政界要员、学界耆宿及文苑雅士写给阮毅成的信札,总计120余人、290余通。其中陈叔通所致31通、沈钧儒所致32通。此外有马叙伦、马寅初、张伯苓、张宗祥、柳诒徵、梅汝璈;丰子恺、潘伯鹰、沙孟海、陈之佛、田汉、欧阳予倩;陈仪、沈仲九、贡沛诚、杜伟等多位名人墨迹。

梅汝璈(1904-1973)致阮毅成手札二通二纸

梅汝璈(1904-1973)致阮毅成手札二通二纸

纸本镜心 1946年作

29×20.5cm

28×20.5cm

备注:

1.阮毅成上款。

2.梅汝璈以代表中国参与“东京大审判”,并为中国赢得荣誉和尊严而闻名于世。1945年12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决定对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进行审判。当时的中国政府接到驻日盟军统帅总部的通知,经过慎重选择,决定指派42岁的复旦大学教授梅汝璈博士为中国法官。1946年1月28日,盟军总部公布了参加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11国法官名单,梅汝璈位列其中。而这封《一月廿二日书》即是写于1946年1月22日,为梅汝璈赴日之前所写,可谓是赴日前的自白书。梅汝璈对阮毅成说“弟奉派赴日非出己愿,一再请辞,均未邀准。只有勉为承乏,刻正摒挡一切。预计下月初(大约十号前)当可赴沪,在沪拟作一周或一旬之迳留,以便治装访友。”在给阮毅成的信中,梅汝璈坦露心声,对于东京审判最初是一再请辞的,在未获批准后,便决定以“摒挡一切”的念头赴日。1946年3月19日,梅汝璈从复旦大学附近的江湾军用机场出发,乘坐一架美国军用飞机飞往日本东京。最后,历经两年半的审判,经梅汝璈慷慨陈词和据理力争,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通过了对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等7名首恶处以绞刑的严正判决。

陈叔通 (1876-1966) 致阮毅成手札六通十二纸

陈叔通 (1876-1966) 致阮毅成手札六通十二纸

纸本镜心 25.5×14cm×12

备注:

1.阮毅成上款。

2. 陈叔通在《七月廿五日书》中就土地重行测量一事对国民党当局表示不满,“近更有登记事发生,弟最不解政府何以专与民为仇。国土原为政府所发,何以乱后又须重发。政府犹是蒋政府,不但民国未改也。” 陈叔通将个中原因陈述己见,并向阮毅成建议到:“兄能否陈诸沈主席,如出于中央,亦可力争,但限于乱后遗失图照,或有移转,则须登记较为合理。沦陷为守土者之责,人民不问罪,反以种种歧视加诸人民,古今中外所未有,民变有可能非机关枪所能压制。沈主席贤明爱民,兄姑以此转陈何如”。陈叔通说如土地登记是浙江省主席沈鸿烈(1882-1969)的提议,沈主席贤明爱民,应该能听进去自己的建议,而如果命令是来自于南京政府,陈叔通劝阮毅成应据理力争,如引起民变,则有可能非机关枪所能压制。

马叙伦 (1885-1970) 致阮毅成手札四通八纸

马叙伦 (1885-1970) 致阮毅成手札四通八纸

纸本镜心 28×17.5cm×8

备注:

1.阮毅成上款。

2.马叙伦在《六月一日书》中就恩师墓被盗掘一事,向阮毅成反映情况,请求设法缉拿凶手。”“吾浙比年盗墓之风极为横炽,止以常法罚,虽不足蔽辜,而宵人遂无所畏耳。戚友之家遭其祸者所向已非一二,乃今得敝师陈介石先生之世兄来书(原书附览),告以介师及其太夫人之墓竟被盗。弟辱在门下,闻之酸楚。介师清末长吾浙谘议局,与尊先公同事有年,用敢奉乞吾兄鼎助,设法辑凶到案。严儆以止盗风”,信中说的陈介石(1859-1917),名黻宸,后改名芾,学者称瑞安先生,浙江瑞安人。与宋衡、陈虬并称为“温州三杰”。民国成立,选为众议员,兼北大教授,是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的第一人。马叙伦向阮毅成反映浙江盗墓之风猖狂,竟致先师墓被盗,酸楚之情,无可名状,颇有王羲之《丧乱帖》“先墓再离荼毒”之痛。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