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参展艺术家合影
2014年8月9日下午三点半,由上海明圆美术馆主办的“这是一个很棒的展览!”于上海明圆美术馆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共有九位艺术家:张蘭、李季、江立宁、张成成、杨牧石、许昊洋、李政钟、秦天翼、颜秉倩。展览作品类型包含了油画、坦培拉、材料、装置、摄影、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并且揉入了设计、时尚与音乐的元素。展览主题曲由同样是90后的知名音乐团体“L.S.D.厂牌”制作。
策展人周阳发言
这次参展的“90后”艺术们,他们活在一个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由于关注的利益边界不同会产生隔阂与对抗,驳杂的社会思潮不断分化,一部分上升为意识形态,一部分汇成社会普通心理,再有一部分就沉淀为社会潜意识。全球化、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全球化趋势将地球压缩成平面,各国间的依存度不断增强,在这过程中,曾经流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现象普遍蔓延开来,过于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以此为生活目标和人生价值。与消费主义相伴的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崇尚的是“有用即真理”,只考量行动能否带来回报而不考问是否合乎原则,功利主义讲究的是效益,提倡追求“最大幸福”,但在中国好像已望文生义地被篡改和歪曲。而非理性主义,又把世界看作是无序、偶然、荒诞的安排,为理性所不能理解。整个世界好似一团浑浊的云烟,一条无底的阶梯。
特邀批评家罗依尔发言
作为“90+白皮书计划”的首个展览,策展人周阳谈道:“今天展出作品的年轻艺术家们,在被挤压和扭曲的世界中承受着另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从作品中彰显的自由体现在对先前价值观的重新认识,对自我意识形态的无限摸索,以及对周遭事物的再次审视。他们太个体了,本不应该放在一起介绍,但我们又可以从艺术家与他们的作品之间那微妙的关联得知他们是一个团体,是九个关注于怎么更具创造性,更敏锐地生活在当下的年轻人。不管他们的创作手法是油画、雕塑还是装置或实验艺术,他们都在以自己的视角来审视生活,追求独特,力求主宰自己的人生和艺术。”
展览现场
不同时代人们给予的定语都不同,我们可以记起的词语有过去的“迷惘的一代”、“愤青”、“垮掉的一代”,到“新新人类”。但不论怎么说,每个人都是历史长链中的一环,只是历史赋予每个时代的使命都不同。90后终将有一天成为中国的主人,同样是独生子女,但90后和70后、80后一代却显出非常的不同。90后,他们已经开始展露出他们这一代人特有的行为方式。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7日。
编辑: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