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特《吻》 1908年
一幅画究竟有多大的魔力,让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奥地利美术馆只为一睹它的真容?终身未婚,屡屡创作出神秘性感作品的“情色’’画家克里姆特,用金片和银箔装饰出旷世杰作《吻》。沉浸在热恋的一对男女,仿佛置身于金色的虚空,色彩绮艳的花朵盛开在脚下的草地上,身披华服的男人和妩媚腰肢的女人深情的依偎着,男人轻吻着她的脸庞,女人跪在悬崖边,带着羞涩与满足交织的神情似乎在说,来吧,我的爱人。
吉斯伯特·康巴斯的平板画《恶棍!这是你的作品》
不管是今天,还是在1914年战争在比利时爆发时,绘画都一样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战开始时,德国和法国艺术家们很快地发现这是一场宣传战,他们随同军队来到前线,在战士们和大群敌人开战时主动地画下素描和水彩。比利时艺术家们涌入离散之所,许多人在伦敦避难,他们在那里聚集,开始再现国家覆亡的伤痛景象。许多英国艺术家做了志愿者,一些加入了“伦敦郡团”的军官训练营“艺术家来复枪”(Artists‘Rifles),其他的则选择了战地救护单位或红十字会。
《月光下泻湖上的渔人》(Fishermen on the Lagoon, Moonlight) 1840年
泰特英国美术馆(Tate Britain)举办的“晚期的特纳——绘画释放自由”(Late Turner – Painting Set Free)展于9月10日开幕,该展览将是研究特纳(J.M.W. Turner ,1775–1851)晚期(1835–50)成就的首个重要展览。展出的作品从1835年开始,这年特纳60岁,于1850年他在皇家艺术学院最后展出的作品结束。这些作品将证明特纳的晚年依然充满活力和能量,来自英国和世界各地的150件特纳作品将对那些围绕在这位“老年”艺术家身上的观点发起挑战,以及围绕在这个创作时期他的基本技法、创作过程和材料运用上的观点。
格列柯作品
现代绘画之父格列柯逝世400周年之际,《癫狂的道德记忆》画展中有这样一幅画:身着红衣的男人被黑压压的人群包围着,他面部显露出奇异表情,被周围密密麻麻露出狞笑面容的人群衬托得异常突出;左侧,是一位身披甲胄、神情忧郁的武士,右侧,是穿绿袍的刽子手,正动手撕扯他的袍子。在男人前面,右侧披着黄外衣的男子正往十字架上钉钉子,左侧两位女子和玛丽亚观望其举动。他们在干什么?是当下逊尼派穆斯林武装组织ISIS对平民的施暴,抑或是乌克兰顿涅茨克之殇?如此相似的杀戮情节,但时间推前了2000多年——基督正在被剥去衣服。
编辑:朱明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