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b Bekleidung, 2014
Crab Bekleidung, 2014
Crab Bekleidung, 2014
Detail of Crab Bekleidung, 2014
Detail of Crab Bekleidung, 2014
Detail of Crab Bekleidung, 2014
Gestalt Narrative, 2014
Gestalt Narrative, 2014
Gestalt Narrative, 2014
Piranesi Sense, 2014
Piranesi Sense, 2014
Still from Piranesi Sense, 2014
Still from Piranesi Sense, 2014
Detail of Woven Architecture, 2014
Venue: Cole, London
Exhibition Title: breaking A skin, weaving A sense
Date: December 4 - December 20 2014 and January 2015 by appointment
汉娜·詹姆斯(Hannah James)个展“撕破一层皮,编织一种感觉”(breaking A skin, weaving A sense)日前在伦敦Cole画廊举行。以下文字节选自George Vasey为展览撰写的展评。
“展览标题引用自已故作家斯图尔特·摩根(Stuart Morgan)的文章《向半真半假致敬》(Homage to the Half Truth)。在文章中,摩根比较了艺术批评的过程与翻译的过程。作家的任务是将一种经验转移到另一种之中,是将感受带进思考,将目的带进文字。艺术是不稳定的家伙,而摩根比大多数人都要擅长表达艺术作品的无穷尽。当然,在翻译的过程中,图像和目的变得扭曲了,文字则能够模糊或是阐释艺术作品,还能够拆解并且依赖于它们。对摩根而言,艺术永远不能真正地被解释清楚,只能被诱发和对比。
汉娜·詹姆斯(Hannah James)的作品让我联想到了那篇文章,尽管她并不是一位艺术批评家,但她的作品也类似地涉及到了翻译的行为。通过认知和语言体系,它们处理了触觉反应与其后续翻译之间的不稳定性。她的作品依赖于贯穿在音频、装置、影像和行为艺术之间的处理与翻译策略。而充斥在其大量艺术实践中的持久性则是一种通感的形式,尽管其被嵌入了产生误差的可能性——你的眼睛看到的是某事,你的耳朵告诉你的却是另一件事。
汉娜·詹姆斯(Hannah James)的装置作品都是临时和不固定的,使用了包括纺织品在内的一些柔软材料。雕塑化的作品将影像扩张为一种空间蒙太奇的形式。例如在作品‘Crab Bekleidung’(2014)中,观众会同时与认知(声音)及触觉(材料)不期而遇。悬挂在两块幕布之间的扬声器发出了一个男性与一个女性的声音。幕布被做成了门洞的大小,其中一块覆盖着干净的纱布,另一块上面则固定着包括贝壳、水果、泥土等在内的有机物质。在雕塑与声音元素之间存在着某种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会称其为第三种含义的东西。在巴特看来,介于信息层(是什么)与象征层(指代什么)之间的东西是更加难以捉摸的,抵抗着简单的同化。基本上,这种中间物正是汉娜·詹姆斯(Hannah James)的作品想要呈现给我们的。
这位艺术家对纺织品和柔软的材料的使用提供了一种限界,让我们联想到衣物或是窗帘——作为衣物,它们暗示着保护和抑制,作为窗帘,它们使人联想到隐藏躲避。在这两种情况中,织物都创造了介于内外之间的一道屏障。汉娜·詹姆斯(Hannah James)的许多作品都会让人感受到不确定性。我们可以留心她在近作中对黄色的使用。这种颜色同时具备乐观与懦弱的隐含意义,它代表了能见度与警惕、光与理性。在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中,黄色则变成了材料与概念上的一个破裂点,她的作品在根本上就没有集中于一个中心,而是提供了多种物质与概念上的处理方式。”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