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与市民共享 当代艺术嘉年华
0条评论 2014-09-20 09:38:50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谢礼恒,张涵

享受当代艺术,关注成都文化,“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一次成都当代艺术的嘉年华,一张城市文化的新名片。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盛宴”,“盛宴”二字果然名不虚传。昨天下午,由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组委会主办,成都商报和蓝顶美术馆承办的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在蓝顶艺术区多个展场同时拉开帷幕。光是开幕式就汇聚了周春芽、何多苓、罗中立、方力钧等上百名著名艺术家到场,加上各路领导、嘉宾、艺术媒体和远道而来的艺术迷,蓝顶美术馆新馆门口的广场显然被浓浓的艺术气息所笼罩。

这是一场艺术的狂欢,更是一届艺术节的飞跃。

面对有史以来涌进最多艺术迷的蓝顶艺术区,成都蓝顶艺术节艺委会主任、蓝顶艺术群落发起人周春芽在开幕式上表示:“当代艺术是艺术家对当代人和社会的思考,并且以独特的艺术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艺术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带给人们积极的精神享受,我们希望蓝顶艺术节能一直坚持办下去。艺术家们能创作出更多更高质量的作品,留给这个城市、这个国家和这个世界。”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昨天则说:“蓝顶艺术节是艺术家与全域成都市民共享的当代艺术节日,也是全国当代艺术的一件大事。四川美术学院跟蓝顶有着长期的合作。蓝顶的艺术家很多都曾经是川美的老师或者学生们。所以,蓝顶艺术节也是川美的大事。近年来,川美和蓝顶艺术区有着广泛的交流。艺术的创新是中国创造的源泉之一,可以提升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造力,凝聚成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一特征在蓝顶表现得特别突出。”

成都蓝顶艺术节是西南地区首个以当代艺术为核心内容的艺术节,它以著名的艺术家群体“蓝顶艺术聚落”为依托,由民间发起、政府支持、专业机构运作,逐步发展成为成都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

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主题“行进中的艺术”———既是当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也是对当下发生的、活生生的文化进行的探索和阐释。艺术节期间共计将举办丰富多彩的各类艺术展览、活动、高峰论坛等100余场,开放艺术家工作室100余家,形成以当代艺术为特色、遍及成都全城、多类艺术品齐聚、展览与活动并举、线上与线下同步、艺术与产业结合、艺术家与市民共同参与的嘉年华局面。

这是大腕的艺术盛宴

周春芽: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策展《可能》,展现艺术更丰富的可能

艺术无界限,它是传递心灵感动的载体,它可以跨越文化、语言甚至身体的限制,在一个更加自由的领域中书写生命的精彩。此次由五彩基金发起的《可能———国际残障艺术家邀请展》作为本届蓝顶艺术节的重头戏,展出了来自新加坡、法国、美国的五位国际著名残障艺术家庄心珍、莫尼克·普拉米克、安德烈·索莱尔、格利戈瑞·伯恩斯(中文名卜锦辉)、丹·开普林格的绘画、雕塑和摄影作品。

在展示五位艺术家作品的同时,五彩基金的学员们也参与了展览,将自己的作品与五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同一个空间展出,搭建起一个艺术与心灵的交流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周春芽昨天诚意满满地表示,“看艺术其实也不轻松,谢谢大家来到《可能》的开幕现场,我尽量少说话,更多的时间让大家和作品对话。爱是没有国界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来自不同国家的这五名艺术家跨越身体限制,通过多种媒介形式自由创作,他们用不屈的精神和独特的视角体会人生、思考生命、表达艺术。《可能》将展出30多幅他们的雕塑、摄影和绘画作品,在这个展览中五彩基金学员们的创作也将作为特展部分参与展出,这是孩子们最难得的一次学习机会。人生有无数种可能,艺术又赋予了人生更多的可能,希望‘参展’的他们和‘观展’的我们,都能在展览中找到更新鲜,更丰富的可能。”

而作为艺术家代表,卜锦辉在开幕式现场幽默地表示,他在讲话前采访了法国和新加坡的三位艺术家,“法国的两位艺术家对我说,四川的食物最棒。他们认为在成都驻留创作的这一段时间,让他们体验了太多,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创作的最足诚意和最丰富灵感。”

莅临蓝顶艺术节的几位国外著名残障艺术家,都有着感人的励志故事。今年1月,记者曾受邀到蓝顶艺术区的五彩基金教学基地,现场感受艺术家卜锦辉的励志故事,并观摩他的现场绘画教学及演讲。卜锦辉形容,来成都的创作过程就如同一次“英雄之旅”,“可能这趟旅程会遇到困难,也许路上会遇到休息的堡垒,但也许遇不到,但无论如何都要继续前进。”在卜锦辉看来,成都的艺术氛围轻松自然,在这里创作很享受。今日下午,庄心珍还将在五彩基地进行一场心灵鸡汤般的励志讲座。

方力钧:没有酒我会很郁闷

水井坊·艺术大师·方力钧系列《1997态》蓝顶艺术节首发

艺术不是温和的治愈,而是灵魂的深入对话,美酒亦然。昨日,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开幕式后,艺术跨界作品———水井坊·艺术大师·方力钧系列《1997态》首发仪式在蓝顶新馆书吧举行。别开生面的亮相发布会不如说是一场“一个时代的后脑勺———题外展”的新鲜内涵。首发式上,“玩世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创造者、也是蓝顶艺术家方力钧重新表达了对自己17年前作品《1997.1》的解读,“当时的创作构思有一种奇怪的状态。艺术家容易掉到卖弄细节的怪圈中去,我想我们能不能直扑主题与艺术的本质去发生交流。”方力钧表示,此幅作品诞生有赖于当时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发展时机。此幅作品,在2013年北京保利艺术品拍卖成交价为2895万元。

“没有我世界会很郁闷,没有酒我会很郁闷。”艺术家与艺术品在完善过程中需要跨界的支撑。方力钧以其“光头系列”代表作《1997.1》与知名白酒品牌的合作,把画作的剪影覆盖到酒瓶的包装上构成了适宜的跨界契合。方力钧身为中国当代艺术F4之一,昨天在一片惊讶声中呈现出那个著名的“时代后脑勺”,这是艺术再次带来的时光之美和意味深长的时光回望。在发布会现场,众艺术迷才得以了解,水井坊·艺术大师·方力钧系列《1997态》酒体取自水井坊600年不间断延续酿造之古窖池,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井坊传统酿造记忆代表性大师严承古法酿制。

逛展览

艺术节主打

“日常之名”

“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主题展的策划思路建立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反思基础之上。就在开幕式之后,艺术节的最大悬念主题展《日常之名———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日常话语及观念生成》随即揭开神秘面纱。30多位艺术家的各类作品令人既感亲切又觉新鲜:是怎样的艺术思维,让这些日常得不能再日常的东西和行为成为落落大方的艺术品?

石头的垒摆(作品《石头》),这是艺术家梁绍基有感于汶川发生的时空剧变,再度走进昔日震区,拍摄及收集遗墟残物,碎瓦乱世,显示顽强的生命意志。作品《明信片》,艺术家苍鑫在1997年到2000年的时间里每天给远在江苏的艺术家金锋发一张明信片,一共1000多张,然后每张都会记载他的一个感受,随后把这些片段化的东西集合,“这是一种日常的行为,也是一种疗伤,是有一个朋友可以倾诉的……”策展人何桂彦表示,除了内心的感悟、对日常生活的感动同样可以成为艺术品。这就是“艺术的日常性”。成都商报记者昨天在主题展会场见到,艺术迷对以“日常”为名的各种艺术品非常感兴趣,镜子、二手衣服、不知名的钢架构、不锈钢鸟笼作品《知己》、9000根头发制成的《-97311》、张培力的影像作品《辞海的标准版》……这些和大家脑海里完全不同的艺术表达太富有冲击力了,他们或有声无影,或情景交融、或无声显态或令人黯然无言,艺术的种种表达启迪了观者更深度的思考与想象。

无独有偶,本届蓝顶艺术节的艺术群落开放展也有众多展览不约而同的以“日常”为主题。既有融合、也有创新。艺术街就是一个聚集地,如《花花———世界》《“移花接木”实体概念》《地球·环境》四川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展、《自由自在》等,均是爱好艺术和刚刚走上艺术创作道路的青少年与青年艺术家对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的艺术共享。其中,美女画家郝明明策展的《日常生活·日常文化》别致有趣,以其工作室为展厅,系统阐释了青年艺术家在创作道路上的探索与发现。她用油画的材质加以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的艺术手法表现她所认知的世界。这也是大多青年艺术家艺术创作发展的成长轨迹缩影。艺术街和各位艺术家的工作室,俨然成为一座座活生生的小型艺术馆,不断再现着我们身边活生生的正在发生的艺术。

此外,昨日上午,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全国九城艺术联展特展先期在岁月艺术馆开幕。2011年由《成都商报》发起,联合广州《南方都市报》、南京《现代快报》、西安《华商报》、武汉《楚天都市报》、杭州《都市快报》、沈阳《华商晨报》等全国共9家主流媒体共同创办了全国性的艺术巡展。目前为止已经有1000余名艺术家的作品参展,办展超过100余个。主办方表示,全国九城艺术联展发展至今,加上北京已发展到10城,未来10年还会继续打造这一品牌。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