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蓝顶艺术节盛大开幕 “行进中的艺术”将开启成都艺术盛宴
0条评论
2014-09-20 00:12:45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陈伟静
[1/1]









































2014年9月19日下午,由成都市蓝顶艺术组委会主办的“2014蓝顶艺术节”在成都蓝顶艺术区正式开幕,本届蓝顶艺术节以“行进中的艺术”为主题,在去年第一届蓝顶艺术节的基础上继续扩展延伸,形成了强大的成都艺术大联盟盛宴。著名艺术家周春芽、罗中立、方力钧、何多苓,主题展“日常之名”策展人何桂彦、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傅勇林、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映明、成都市文化局局长王进、成都市文联主席朱树喜等人纷纷莅临开幕式现场。
成都蓝顶艺术节是西南地区首个以当代艺术为核心的艺术节日盛会,它以蓝顶艺术聚落、艺术家工作室为依托,从最初的工作室开放传统发展成为今天的当代艺术大联欢。今年的成都蓝顶艺术节按照“七四二一”的新型模式,开启了全新的艺术嘉年华活动。在开幕式当天,主题展“日常之名”、《可能——国际残障艺术家邀请展》、蓝顶艺术群落展、白鹭溪现场艺术以及开幕现场现代舞表演等活动同时在蓝顶艺术区的不同位置展开,多元素的当代艺术氛围充斥着蓝顶艺术区的每一个角落。
重头大戏“日常之名” 梳理当代艺术三十年线性轨迹
与以往不同,今年的主题展“日常之名”作为蓝顶艺术节的重头大戏,在彰显艺术作品多样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当代艺术的学术性研究。作品形式比以往更丰富,在展示架上作品面貌的同时,更多呈现了装置作品的重要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日常之名”也与成都这座以架上绘画为主的艺术城市碰撞出更加艳丽的火花。
作为“日常之名”的策展人,何桂彦在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谈到,当代艺术的日常性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我们日常的物品,日常的行为,日常的观念,以及日常的行为背后所隐含的中国人的智慧,只要跟日常发生关系的作品可能就在我们这样一个主题范围当中。当然,考虑到一个展览总体的策划,日常作为一种话题能够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进行表述,这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这种观念的形成在过去三十年当中有一个线性的轨迹,那么今天跟日常相关系的创作又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在艺术家梁绍基的参展作品上,我们或许能搜寻到许多有关四川、有关日常的痕迹。《丝空》这件作品是梁绍基专门为四川量身定做的,作品所有的材料均来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的现场,时间与生命是他自然系列作品的主要脉络。梁绍基告诉99艺术网,当年地震之时,汶川人顽强的生命意志,是启发他创作这件作品最重要的动力源泉。
“可能”国际残障艺术家邀请展 国际残障人士与五彩基金学员的一次艺术对话
参观过去年蓝顶艺术节的观众也许对“丈爱”五彩基金学员毕业展还有着深刻的印象,同样是著名艺术家周春芽策划的残障人士展览,今年的《可能——国际残障艺术家邀请展》邀请了5位国际上著名的残障艺术人士加入,为了能更加专业地呈现一场较为学术的展览,周春芽在艺术家挑选上自始至终以优秀的艺术作品作为严格的评审标准。据他介绍,安德烈·索莱尔、庄心珍、丹·开普林格、格利戈瑞·伯恩斯、莫尼克·普拉米克这五位艺术家在艺术上的造诣都非常高深,他们在国际上都是非常知名的残障艺术人士,其作品也更具代表性。更值得我们敬佩的是,这五位残障艺术家克服了身体上的行动不便,全部亲临展览现场,真诚地与现场的艺术爱好者进行深入的艺术交流,并介绍自己的作品以及创作历程。
当然,延续以往五彩基金的展览模式,周春芽在展览策划过程中仍加入了五彩基金学员的部分作品作为特别展展出。在周春芽看来,艺术与公益慈善在目的上都是一致的,他希望展览也能提供给学生一次很好的与国际上非常具有特点的残障艺术家交流的机会,也给五彩基金的学员们更大的鼓舞。
蓝顶群落展:十个独立策展+工作室开放 多元化呈现成都当代艺术面貌
工作室开放是蓝顶艺术区一直以来的一大传统,每一年的蓝顶周年纪念,蓝顶的艺术家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敞开各自工作室的大门,与观众、艺术爱好者以及其他艺术家进行广泛而深入地艺术交流。从去年开始,这一传统性活动升级成更为丰富多彩的蓝顶艺术群落活动。而今年的蓝顶群落展则由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和十个独立策展项目共同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这十个独立策展分别由十位艺术工作者、独立策展人策划组织,十个展览按照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形式,更全面、更多元化地呈现了成都当代艺术各种形式的发展状况。因为成都本身就是一个在文化艺术方面非常有特色的城市,它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文艺的生态,诗人、艺术家的群体,艺术氛围与这座城市的艺术文脉相当匹配。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旭在上海生活过20余年的时光,在他看来,安逸的成都生活与上海、北京的紧张压力非常不同。他认为,每一个城市都需要一定量的艺术项目,对于成都而言,这是一座城市培育市民拥有更高素质的奠基。
作为蓝顶最初的创始人之一,周春芽认为,由于政府的支持力度增加,2014蓝顶艺术节比第一届蓝顶艺术节更加壮大了,他也希望蓝顶艺术节能够一年比一年强大起来,“因为蓝顶艺术节不仅仅是艺术家的节日,也是成都这座城市的一次艺术节日。”
继成都双年展之后,蓝顶艺术节又将成为成都视觉艺术方面的另一个大舞台。据悉,成都蓝顶艺术组委会还将于9月20日在四川大学商学院举办“创意与城市”的大型主题论坛。而9月19日到9月21日开幕期间举办的只是本届蓝顶艺术节活动的第一个批次,10月9日——12日,蓝顶艺术节还将开放第二个批次的一大波艺术活动。也就是说,从今天起,成都各大艺术机构将持续拉开为期一至两个月的当代艺术大幕,99艺术网将持续发来报道。
成都蓝顶艺术节是西南地区首个以当代艺术为核心的艺术节日盛会,它以蓝顶艺术聚落、艺术家工作室为依托,从最初的工作室开放传统发展成为今天的当代艺术大联欢。今年的成都蓝顶艺术节按照“七四二一”的新型模式,开启了全新的艺术嘉年华活动。在开幕式当天,主题展“日常之名”、《可能——国际残障艺术家邀请展》、蓝顶艺术群落展、白鹭溪现场艺术以及开幕现场现代舞表演等活动同时在蓝顶艺术区的不同位置展开,多元素的当代艺术氛围充斥着蓝顶艺术区的每一个角落。
重头大戏“日常之名” 梳理当代艺术三十年线性轨迹
与以往不同,今年的主题展“日常之名”作为蓝顶艺术节的重头大戏,在彰显艺术作品多样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当代艺术的学术性研究。作品形式比以往更丰富,在展示架上作品面貌的同时,更多呈现了装置作品的重要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日常之名”也与成都这座以架上绘画为主的艺术城市碰撞出更加艳丽的火花。
作为“日常之名”的策展人,何桂彦在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谈到,当代艺术的日常性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我们日常的物品,日常的行为,日常的观念,以及日常的行为背后所隐含的中国人的智慧,只要跟日常发生关系的作品可能就在我们这样一个主题范围当中。当然,考虑到一个展览总体的策划,日常作为一种话题能够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进行表述,这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这种观念的形成在过去三十年当中有一个线性的轨迹,那么今天跟日常相关系的创作又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在艺术家梁绍基的参展作品上,我们或许能搜寻到许多有关四川、有关日常的痕迹。《丝空》这件作品是梁绍基专门为四川量身定做的,作品所有的材料均来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的现场,时间与生命是他自然系列作品的主要脉络。梁绍基告诉99艺术网,当年地震之时,汶川人顽强的生命意志,是启发他创作这件作品最重要的动力源泉。
“可能”国际残障艺术家邀请展 国际残障人士与五彩基金学员的一次艺术对话
参观过去年蓝顶艺术节的观众也许对“丈爱”五彩基金学员毕业展还有着深刻的印象,同样是著名艺术家周春芽策划的残障人士展览,今年的《可能——国际残障艺术家邀请展》邀请了5位国际上著名的残障艺术人士加入,为了能更加专业地呈现一场较为学术的展览,周春芽在艺术家挑选上自始至终以优秀的艺术作品作为严格的评审标准。据他介绍,安德烈·索莱尔、庄心珍、丹·开普林格、格利戈瑞·伯恩斯、莫尼克·普拉米克这五位艺术家在艺术上的造诣都非常高深,他们在国际上都是非常知名的残障艺术人士,其作品也更具代表性。更值得我们敬佩的是,这五位残障艺术家克服了身体上的行动不便,全部亲临展览现场,真诚地与现场的艺术爱好者进行深入的艺术交流,并介绍自己的作品以及创作历程。
当然,延续以往五彩基金的展览模式,周春芽在展览策划过程中仍加入了五彩基金学员的部分作品作为特别展展出。在周春芽看来,艺术与公益慈善在目的上都是一致的,他希望展览也能提供给学生一次很好的与国际上非常具有特点的残障艺术家交流的机会,也给五彩基金的学员们更大的鼓舞。
蓝顶群落展:十个独立策展+工作室开放 多元化呈现成都当代艺术面貌
工作室开放是蓝顶艺术区一直以来的一大传统,每一年的蓝顶周年纪念,蓝顶的艺术家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敞开各自工作室的大门,与观众、艺术爱好者以及其他艺术家进行广泛而深入地艺术交流。从去年开始,这一传统性活动升级成更为丰富多彩的蓝顶艺术群落活动。而今年的蓝顶群落展则由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和十个独立策展项目共同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这十个独立策展分别由十位艺术工作者、独立策展人策划组织,十个展览按照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形式,更全面、更多元化地呈现了成都当代艺术各种形式的发展状况。因为成都本身就是一个在文化艺术方面非常有特色的城市,它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文艺的生态,诗人、艺术家的群体,艺术氛围与这座城市的艺术文脉相当匹配。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旭在上海生活过20余年的时光,在他看来,安逸的成都生活与上海、北京的紧张压力非常不同。他认为,每一个城市都需要一定量的艺术项目,对于成都而言,这是一座城市培育市民拥有更高素质的奠基。
作为蓝顶最初的创始人之一,周春芽认为,由于政府的支持力度增加,2014蓝顶艺术节比第一届蓝顶艺术节更加壮大了,他也希望蓝顶艺术节能够一年比一年强大起来,“因为蓝顶艺术节不仅仅是艺术家的节日,也是成都这座城市的一次艺术节日。”
继成都双年展之后,蓝顶艺术节又将成为成都视觉艺术方面的另一个大舞台。据悉,成都蓝顶艺术组委会还将于9月20日在四川大学商学院举办“创意与城市”的大型主题论坛。而9月19日到9月21日开幕期间举办的只是本届蓝顶艺术节活动的第一个批次,10月9日——12日,蓝顶艺术节还将开放第二个批次的一大波艺术活动。也就是说,从今天起,成都各大艺术机构将持续拉开为期一至两个月的当代艺术大幕,99艺术网将持续发来报道。
编辑:陈伟静

延展阅读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