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鲁迅诞辰133周年——鲁迅的艺术世界
0条评论 2014-09-25 17:16:35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孙毅整理

2014年9月25日鲁迅诞辰133周年,近两年来,关于鲁迅文章从中学语文教材“撤退”的消息屡见媒体,大家对于这位现代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也有过一些争议,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鲁迅仍然是中国现代史上堪称“坐标”的文化人,永远值得尊敬。而我们知道鲁迅是文豪、是思想家,甚至是政治家,但鲜有人知道他还是艺术家。鲁讯在艺术上的领悟甚至超越了与他同时代的艺术家,他认为:“凡是绘画,或者雕塑应该崇敬的人物时,一般是以大于常人为原则的。”或许正如鲁迅所阐述的那样,面对前人留下的艺术精品,其精之处不是技艺,而是深深的文化魂。除了美术理论外,鲁迅在设计、收藏和版画推广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领悟:

平面设计

\

北京大学校徽

1917年8月,鲁迅设计北京大学校徽并寄交蔡元培后即被采用,而现在的北大校徽就是在此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

鲁迅设计的《坟》的扉页(左)以及画的猫头鹰

鲁迅对自己著作的封面也非常讲究,经常自己设计图书封面。鲁迅很喜欢猫头鹰,在他设计的《坟》的扉页中,就有一只猫头鹰站立在方框的右上角,似乎正在凝神注视着什么。那猫头鹰的眼神好比人们称鲁迅是中国文化的守夜人,而鲁迅却说:“因为我的言论有时是枭鸣,报告着不大吉利的事,我的言中,是大家会有不幸的。”

版画推行

\

鲁迅印制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

中国版画历史悠久,过去称为复制版画。民国后,由鲁迅提倡的新兴版画则是艺术性相當高的创作版画,其强调艺术家個人全部创作过程,符合艺术创作的特性,成为真正意义的艺术作品,也因为版画作品反映社会现实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近年來在各大拍卖活动上"复制版画"已然成为话题亮点。而鲁迅最为推崇的版画艺术家则是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 ,珂勒惠支作品中的贫穷、死亡、战争、饥饿、抗争与鲁迅文学中描绘题材不期而遇,让其感动不已。

篆刻

\

鲁迅篆刻

鲁迅先生喜欢篆刻,虽刻印不多,却具备了较深的艺术功底。他少年时代,因叔父周芹候研究篆刻,耳濡目染他学会了刻印的本领。1899年,鲁迅在南京读书时,就曾刻过“戎马书生”、“文章误我”、“夏剑生”等印章。在鲁迅的著作中《蜕龛印存》是鲁迅论述“篆刻”的唯一珍贵资料。

画集编订

\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1929年1月,鲁迅编印了第一本画集《近代木刻选集(1)》,至1936年7月,陆续编印了《蕗谷虹儿画选》、《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北平笺谱》、《引玉集》、《木刻纪程(1)》、《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和《死魂灵一百图》等。这些画册反映了鲁迅的审美趣味,其间容有差异。而他不满足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又否定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而自己比较倾向的是介乎其间的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而这与他的文学观不无一致之处。

收藏物件

\

青釉狮子

\


收藏龙纹砖拓片

\

唐仕女俑

鲁迅的收藏涉猎广泛。他十分喜欢古代陶器,特别是汉唐陶俑,据统计,他收藏了38件人俑和19件动物俑,其中唐俑数量最多,大部分是精品。这些藏品中有不少动物俑,如陶羊、陶马、陶猪,以及三彩鸟、青釉狮子等。这些文物精品,趣味盎然,他写作研究之余,欣赏文物,作为调节,极大丰富了他的学养。现代文学史上还有一个大学者郑振铎先生也收藏汉唐陶俑,收藏也十分丰富,鲁迅与郑振铎,可谓文学界的两大陶俑收藏家。

纪念邮票

\

100周年纪念邮票

1981年9月25日邮电部为了纪念鲁迅诞生100周年特意发行“J67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全套2枚分别为2-1“青年时期的鲁迅”和2-2“晚年时期的鲁迅”。邮票采用木刻的艺术手法表现鲁迅先生的形象,更加传神。此后不久,该套邮票便成为邮票界的热点藏品。

编辑:孙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